“這些官員還真的是公正廉潔,依法辦事啊!”朱由檢皺著眉頭,忍不住冷哼到。

能當上官員的都不會是傻子。

難道他們豈會不知王鐵柱是王承恩的侄子?

還是說他們不知道王承恩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大明無權無勢的人那麼多,能輪到抓王承恩的侄子?

既然這麼公正廉潔,為何不見抓那些王公貴族的親屬呢?

還是說那些王公貴族也變得懂事了?知道以大局為重了?

“起來吧,等會你下去領1棍子,現在先去把密衛指揮使叫過來。”朱由檢板著臉說道。

功必獎,過必罰!

雖然王承恩是自己的心腹,但是犯了錯也是需要敲打的。

....

三日後,密衛的情報結果出來了,結果果然不出朱由檢所料,皇宮內至少一半的太監親屬被當地官府,藉著各種名義,強行安排進入移民的隊伍中。

而那些王公貴族,文武百官,則沒有一個人的家屬收到牽連。

皇宮之內嚴禁外人進出。

即便是國丈或者國舅想要覲見皇后也必須有朱由檢的命令才行。

而且全程有密衛監督。

“好一招釜底抽薪,你們這些文官真是賊心不死啊!”

看到這樣的情報,朱由檢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可是一半的太監啊,要是他們都被外面的官員控制了,那怕自己在皇宮,隨身帶著幾百名禁軍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啊。

封鎖皇宮,雖然斷絕了皇宮內外的聯絡,但是這絕不是萬全之策。

那些文官不是啊傻子,保不齊在想著怎麼把訊息傳遞進來呢。

“這是你們逼我的,我只想好好的活著,好好的當一個皇帝,讓大明不在被異族欺辱,但是你們偏不讓我好好活著。

既然你們想對我動手,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民亂又如何?我就不信幾百萬軍隊在手,再加上自己之前辛辛苦苦做的那麼多奴隸,國家還能出亂子。”

“傳令各地,縣令,知府等官員,把手頭的工作交給副手,著手準備進京,參加祭祀。

今年新年,我親自帶所有官員在大明英烈祠堂為大明的英烈們祭祀,不能按時到著,一律罷免在,終身不得再次當官。”

現在是崇禎6年三月,到新年還有是十個月,考慮到現在的交通情況,十個月足夠那些官員走了。

到時候,藉助這場大祭司,地方主事的全部彙集京城,再由軍隊,進行接管,宣傳遼東恥。

絕對能將接下來的大明動盪降到最低。

“既然你們想要我的命,那我就先廢了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