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火炮專家(第2/2頁)
章節報錯
隨著大明的發展,火炮的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加。
銅的延展性要比鐵好,鑄造起來工藝更簡單,抗拉性也好,不容易炸膛,但是銅貴啊!
每一門銅炮,都意味著大把大把的銀子。
而且銅還是鑄造貨幣常用的金屬。
大明的銅礦並不是很多,用來鑄造錢都不夠,更別說火炮了。對此朝廷官員早已不滿。
如果不是這些年因為海軍朝廷從海洋上獲取了足夠的利益,再加上朱由檢罷免了不少建議縮減火炮的官員,不然朱由檢早都被這些人煩死了。
“謹遵陛下命令。”
“好了下去吧。”
“來人,派人暗中檢查,如果發現,誰故意搗亂的,立馬向我彙報。”
自朱由檢登基以來,雖然大明變得更加強大了。
但是這可是踩著既得利益者們的身體上變得強大的。
作為既得利益的代表,滿朝文武,雖然對朱由檢敢怒不敢言,但是在規則之內背地裡的小動作還是會做的。
譬如朱由檢京城火器局需要1萬斤的煤炭,戶部雖然不敢缺斤少兩,也不敢以次充好,但是拖延幾天時間還是做的到的。
這個託幾天,那個託幾天,最後可是嚴重的影響了朝廷的進度的。
鐵炮之事,關乎國運。
每多拖一天,朝廷就要花費更多的錢在銅鑄炮上。
如果是以前的話,朱由檢可以不在乎,但是隨著移民的進一步加速,朝廷的支出越來越大。
朱由檢也想過很多辦法的籌錢,也在不同的地方試驗過自己想法,但是除了國債之法外,其餘的辦法作用微乎其微。
國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透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
因為朱由檢的改革,觸動了很多有錢人的利益,
這就導致大明有錢人和朱由檢之間有一個很大的隔閡。
很多人都怕借出來的錢如同肉包子打狗一樣,一去不回。
那些普通百姓雖然心裡支援朱由檢,但是他們手裡沒錢啊。
這就導致了大明的國債僅靠國家信用根本支撐不起來。
為了保證能借到錢,朱由檢朱由檢只得加上了免稅策略作為擔保!
也就是,朝廷借錢期限10年,10年之後,每年的利益是百分之一,十年之後一次性還清。
如果朝廷沒有按期歸還,借款人可以十倍免稅。
(即借給朝廷10兩銀子,10年之後朝廷需要歸還,11兩銀子。如果朝廷沒有歸還的話,可以免除110兩的稅收。)
因為有稅收的擔保,再加上朝廷這些年嚴厲打擊民間非法借貸,倒是無形中幫助朝廷緩解了朝廷資金緊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