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2年1月初一。

耗費無數人力物力的,京津鐵路總算竣工了!

之所以耗時這麼久,最主要的原因是,鐵軌是按照2條的計劃施工的。

畢竟朱由檢心裡清楚,只修建一條,那還肯定不夠的,

如果不是因為材料限制,第二條早都上工了。

得到訊息的朱由檢第一時間就想去看一下,但是想了想還是算了。

根據情報顯示,最近京城周邊來了不少外地人。

如果只是普通的外地人還好,萬一出現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就麻煩了。

畢竟自己對鐵路一事無比的重視,只要稍微用點心就能查出來。

肯定有人會做準備,即便是隻有萬分之一的可能,對方也會不會放過的這次機會的。

既然可能有危險,朱由檢自然以穩為主。

而且鐵軌,朱由檢前世見得多了,到時候只需要讓人替自己去看一下不就行了。

至於人選,朱由檢早有選擇,那就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王承恩。

歷史上,王承恩是因為和崇禎一起殉國,才流傳下來的。

但是現在,朱由檢雖然得罪了無數的權貴,但是大明確在往好的方向轉變。

雖然仍然有災荒,但是朝廷確在努力的賑災。

百姓雖然過得依舊很苦,但是想比之前已經有所改變了。

大明的軍隊,更是鳥槍換大炮,不禁裝備更新了一便,餉銀也都發放到位了。

農民起義早已銷聲匿跡。

煤山殉國的事情,估計不會在發生了。

同樣的,王承恩也不再會因為和自己一起殉國而青史留名了。

如果沒有其他的事情的話,未來歷史上,最多隻會給王承恩留2筆。這還是看在朱由檢的面子上才有的。

鐵路剪綵,尤其是大明的第一條鐵路,應該可以給王承恩留下一點事蹟吧。

....

“噼裡啪啦““噼裡啪啦””等到一陣鞭炮響完之後。

身穿紅袍的王承恩邊激動接過剪刀,把眼前的一道紅繩剪斷了。

隨後便走到後面的一輛特製的馬車上。

一同前行的還有劉鴻訓等人。

隨著鞭聲響起,這架特製的馬車邊吱呀吱呀的走動了起來。

緊隨其後的是10輛特製的貨車。上面早已堆滿了糧食。

這些特製的馬車,是工部的能工巧匠按照要求特製的。

除了車廂之外,馬車的主體由鋼鐵製作。在加上特製的馬車,長度達到了3丈(10m)。

極大的增大了車的稱重量,使得這種特製的馬車,載重量達到了十餘噸。

想比較普通馬車的兩三千斤,特製的馬車的承重量是對方的十倍左右。

最主要的是,鐵軌行車大大的降低了摩擦力,除了啟動的時候需要使用人力,畜力幫忙加速之外,正常情況下只需要2只駑馬就可以拉的動。大大的降低了運輸的成本。

雖然現在沒有蒸汽機,整不出真正的火車來。

使得馬車不能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行駛。

但是解決的辦法不是沒有。

大明是缺戰馬,但是用作運輸的駑馬大明還是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