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沒有一點毛病,畢竟大家都是人,你們拿著幾十萬的收入的老闆憑啥讓大家為了你的新寶馬講奉獻呢?

對現在的朱由檢來說,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叫事。

有錢就是這麼的豪氣。

一份官職,再加上一點小小的代價,就把工匠們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

這樣的代價真的不算高。

和之後的收益想比,根本不值一提。

....

相較於,這些特別激動的鑄幣工匠。

朱由檢登基之後被悄悄請走的鑄炮工匠和造船工匠過的就比較慘了。

大權初握之時,因為京城勢力混雜,朱由檢只能讓朱定國在整頓工部的時候,把一些有能力的工匠給拐到了金州。

等到朝局穩定,想要把工匠調回來的時候,才發現那些工匠早已被雜七雜八的福利整的“樂不思蜀了”。居然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願意回來。

為了避免影響大明的火炮改進計劃,朱由檢只能讓他們金州待著了。

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朱由檢還專門調派了3000士兵進行守衛。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要好的器械離不開好的工匠的努力。

就拿農業來說,從古至今,正是無數工匠的努力才有了現在的曲轅犁。

從而大大的降低了農民的壓力,使得每個人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

在軍事上,武器的先程序度,和質量對戰鬥的結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為啥那些土著,哪怕佔據地利,人和,面對在西方的堅船利炮還是被打的節節敗退?

除了士兵訓練差距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武器的差距。

熱武器對陣冷兵器,有著絕對的優勢。

從航海方面,大明已經落後西方100餘年了。

現在很多地方都是被西方蠻夷所掌控,大明想要分一杯羹,免不了去和西方爭搶。

這樣一來裝備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系統掛機所的裝備是強,但是那畢竟不是大明自己生產的。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唯有自己才靠的住。

世事無常,沒有人會知道未來會如何。朱由檢也不清楚某一天“煤山”會棄自己而去。

為了避免大明重蹈覆轍,朱由檢必須改變這個天下。必須保證大明的科技實力就絕對的領先。

提升工匠的地位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