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貨幣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價值,能降低百姓的牴觸。

不然政策出了,整個天下除了朱由檢之外,其餘的都是反對的人,這樣的政策有啥用?

“除此之外,朕還決定修改超鈔法,今後稅收,只收朝廷新幣”

事實上,大明寶鈔失敗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用鈔支付官俸軍餉、收購百姓的東西,而徵稅僅搭少量寶鈔,到了後來更是連寶鈔都不收了,再加上不肯及時回收昏鈔。

擺明了朝廷都不相信自己發的錢,怎麼可能讓百姓相信?

再加上製作簡陋,偽造方便,直接導致了市場上寶鈔數目太多,大大超出大明的實際需要量,自然就損壞了大明寶鈔的信譽……”

“陛下,此舉可行。”劉鴻訓等人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公佈立刻召集擅長製作錢幣的能工巧匠進入皇宮。”

“刑部立刻釋出文書,告知天下,私鑄錢幣乃重罪,從今天開始,只允許朝廷鑄發新幣,如果在發下誰私下鑄造錢幣,無論是誰全都.....抄家,流放。”

事實上,剛剛朱由檢想說,製造假幣無論多少,全都死刑的。但是轉念一想,還是抄家流放吧,畢竟製造假幣有利可圖。

全部殺頭的話,可能會嚇得一些膽小的人不敢從事,但是朝廷需要移民,這些人拿來做移民也算是廢物利用了。

召集擅長製作貨幣的能工巧匠是為了設計出一種,樣式精美,比較難以仿製的貨幣。

利益動人心。

如果貨幣如果太過容易仿造,需要專業的人來嚴重真假,甚至專業的人都分不出真假的話,在嚴格的法律也沒法保證貨幣的安全。

現在大明鑄錢的方法是目前範鑄法。

以泥制模,雕塑各種鏡背圖案、銘文,陰乾後在經燒製,使其成為母模。

然後再以母模製泥範,同樣陰乾燒製成陶範,熔化銅水,將澆好的銅水注入陶範範腔裡成器,脫範後再經清理、打磨加工即為流通的貨幣。

這樣做出了的硬幣有種滄桑感。

但是同樣的製作效率低下。而且一旦母錢流出,極有可能導致大規模的造假。

朱由檢召集工匠的目的是希望他們能採取後世的硬幣制作方法壓制法。

兩種方式製作出來的硬幣,區別一眼就能看的出來。

再加上壓制法需要,衝壓機。

就目前來說,能極大的增加大家都造假的難度。

等到衝壓機普及的時候,估計百姓早都已經信任朝廷了,到那時流通紙幣已經不成什麼問題了。

對於這件事,大明的百官處理速度那叫一個塊,第二天京城的500名擅長製作貨幣的能工巧匠就被送進了皇宮。

僅僅七天的時間,朝廷禁止私鑄貨幣的訊息已經傳遍了大明的各個角落。

之所以能這麼快的進行,最主要的還是一個怕。

怕皇帝給自己穿小鞋,怕皇帝超自己的家,怕皇帝把自己加入奸佞祠,被大明百姓啜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