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兵發日本(第1/2頁)
章節報錯
“日本”蘇破虜淡淡的說的。
“這次我們每家出1萬精銳,透過船隻,在日本打下一片地盤,一來能減輕朝鮮的壓力,二來能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你當日本軍隊是紙糊的嗎?雙面立敵,虧你也想得出來。我不會派人去的。”黃臺吉二話不說得拒絕了蘇破虜的建議。
後金之所以敢反叛。雖然和努爾哈赤早都想反,有關,但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朝鮮之戰,後金看出了大明的虛弱。
雖然黃臺吉不覺得日本人有多厲害。
但是之前和大明交戰,後金,蘇破虜,蒙古,3大勢力,唯獨後金被大明狠狠的揍了幾頓,損失巨大。
僅僅撫順關一戰,後金損失的精銳就高達6萬人。再加上朱定國發動的幾次襲擊,後金損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現在後金的兵力從數量上來雖然算的上3大勢力之首,但是真實的戰鬥力,後金現在的戰鬥力只能排第三。
這個時候再讓他派出1萬精銳無疑會大大的降低後金的實力。
“我們三家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我可不會坑你的,既然你不願意派遣精銳,那就派遣2萬雜兵給我們打個駐守吧,無論成敗這次的劫掠物資,你們後金只能分十分之一,你看如何?”
後金計程車兵說白了就是一群強盜,只要這次劫掠的回來,那些後金計程車兵可不會心甘情願的看著自己和蒙古他們獨享好處的。到那時就是黃臺吉在怎麼不願意,也得配合自己。
“行,我答應了,我出2萬朝鮮雜兵。”
崇禎元年,11月 10日,在付出了2萬頭牛的代價之後,3方聯軍終於踏上了前往日本的船上。
因為3方實力存在間隙,都想讓自己的人做聯軍的首領,結果朱定海橫叉一刀,把這次行動的指揮權搶了過來。
此時日本正處於江戶年代二元政治時期。
雖然名義上,日本的大權歸後水尾天皇。
但是實際上所有大權掌握在江戶幕府第二位徵夷大將軍德川秀忠手中。
慶長十九年(1614年到慶長二十年(1615年,經過大坂冬、夏雙陣,德川秀忠在德川家康的幫助下消滅了豐臣氏,完成天下一統。
元和五年(1619年,德川秀忠親自上洛,請後水尾天皇娶其女和子為妃。
元和九年(1623年7月將將軍之位讓與其子即三代將軍家光。雖退其位,但是依舊在幕後掌權。
現在的日本實力雖然經歷了近十年的和平,但是軍隊的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如果是3方主力全至,此時的日本肯定任3方拿捏,但是現在3方之出兵4萬,實力肯定是不如日本的。
但是自己這邊畢竟是進攻方,日本是由4個大的島組成的,海軍佔據優勢的話,敲下敵人一塊地盤還是可以的。
這次朱定海選定的目標是日本的長崎。
1570年開港的長崎港成了面向葡萄牙的貿易港口,大量的西洋文化流入了長崎。其後,荷蘭和中國的商人也來到長崎進行交易。
現都上船之後,朱定海下達了起航的命令。
300餘艘戰艦,護送者近千艘運兵船,浩浩蕩蕩的從釜山出發。向著長崎殺去。
萬曆二十年(1592初,豐臣秀吉在的長崎作為日本的最主要的一個通商城市,總結來說就三個字“賊有錢”。
既然要搶劫那就整一筆大的,好讓蒙古和後金相信日本遍地黃金。
對強盜來說,錢可比空話有用多了。
至於那些西夷商人的死活關我我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