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籌辦自己的輿論渠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之後再以這15個府為中心,印刷報紙,再輻射全國各個地方。
凡是啟明商會能涉及的地方,都將被朱由檢的輿論部門所攻佔。
即便做不到控制輿論的作用,最起碼能保證大明的輿論尤其是江南等地的輿論不在僅僅被東林黨所掌控。
東林人士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他們要求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反對權貴貪縱枉法。
這些針砭時政的主張聽起來不錯,但是實際呢?
為了目的不擇手段,根本不把百姓和國家的利益放在眼裡。
遼東建奴為何能崛起,和東林黨的神助攻脫不了干係。
自己的大哥剛即位之後,在東林黨的策劃下,袁應泰接替了熊廷弼的職位,結果呢?
天啟元年(1621年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遼東重鎮瀋陽、遼東首府遼陽相繼失陷,袁應泰畏罪自殺,遼河以東全部淪為後金所有。
就這東林黨還不死心,在熊廷弼剛剛穩定局勢,之後,有派遣王化貞去奪權,最終再次失地千里。
至於廉正奉公更是笑話,除了東林黨六君子之外,其餘的人有幾個能做到的?
東林黨錢謙益家裡的萬畝良田哪來的?
風花雪月,留戀勾欄的錢是從哪來的?
一群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階級政治集團,怎麼可能會顧及百姓的利益?
他們反對朝廷向工商業者收稅,
但是朝廷需要錢來運轉啊。
沒錢怎麼辦?只能向農民收錢了。
老百姓才有多少錢?
這不是往死裡逼老百姓嗎?
這可是實打實的斷國家的根基啊。
富人享受了國家帶來的利益,確不想承擔自己的義務,這怎麼可以?
自己大哥開始時候重用東林黨,到後來重用魏忠賢,自己藏在宮裡,還不是看清楚了東林黨的嘴臉。
歷史上崇禎皇帝相信了東林黨,結果呢?
袁崇煥的5年平遼,把後金平到京城邊了。
老百姓也被逼的不斷的反叛。
最終朱由檢不得不自掛煤山了。
現在的朱由檢可不敢重蹈覆轍。
但是民間的輿論確實掌握在東林黨中,朱由檢不得不小心對待。
天啟皇帝在的時候,為了儘可能的低調,再加上官府在百姓的眼中印象確實不怎麼好。朱由檢沒有開辦報社。
自己登基之後,事情太多,再加上一心想要收回軍權。
收回軍權之後,發現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也就把開辦報社行為放下了。
現在收回了兵權,再加上查了不少貪官的家,雖然還沒有核算清楚,但是短時間之內錢糧足夠用了。
再加上系統給的白紙,朱由檢計劃開辦一個小型的報社。
沒錯,朱由檢並不計劃,開辦大型的報社,而是計劃開辦一個小報社,以啟明商會為中心,再把朝廷需要傳遞的訊息傳送到大明的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