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籌辦自己的輿論渠道(第1/2頁)
章節報錯
恭喜宿主手下認同宿主的達到了2萬人,掛機系統自動升為5級,5級掛機獎勵掛機只能獲得超越當前世界的裝備,食物,日用品,生化士兵其他..”
4級掛機自動結束,掛機獎勵已放入倉庫,請查收。”
“4級掛機時長10天,獎勵100杆燧發槍(含彈藥),3000杆魯密銃(含彈藥)。生化士兵10名。大玻璃鏡十個,白紙十萬張(4開大小)。信鴿10對。
信鴿:有效資訊傳輸距離3000公里。
日飛行距離1000公里。
備註:信鴿最多隻能攜帶100g的東西。
“真是缺什麼來什麼?”朱由檢不禁感嘆道。
隨著朱由檢對大明的掌握不斷的加深,越來月感覺到資訊傳遞的重要性。
縱觀古今,為了地方發生災害之後,往往會導致民亂?
除了貪官不顧百姓的死活之外,運輸能力有限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訊息的滯後性。
正常情況下,發生災害之後,當地州府會給朝廷寫奏摺彙報情況。
通常情況下朝廷會直接賑災,同時派遣欽差去檢視情況。
但是這一來而去的要多久?
從災區帶朝廷哪怕是800里加急,最快也得1天的時間,要是遠的,再加上路途不好走,十天半個月之後才把災情的奏摺會報到朝廷也是常有的事。
這中間寶貴的救災時間就白白的浪費了。
更可恨的在中國的歷史上,報喜不報憂一直都是官員的處世之道。發生災情之後當地官員的第一反應往往不是開倉救災,也不是上報朝廷,反而會想著法的不讓訊息傳遞出去。
直到捂不住了,才上報,到那時朝廷的多付出多少人力物力才能解決?
如果引發了民變,對朝廷來說絕對是絕對是要命的影響。
更可恨的是,即便是朝廷的賑災物資下達,經過這些貪官的層層攔截之後,最後能落到實處的往往十不足一。
....
那些狗官之所以敢把手伸向賑災物資,除了朝堂斬殺貪官的刀已經生鏽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訊息的傳遞。
“吃不飽怎麼了,粥能見底怎麼了,朝廷就發這點糧食,有本事你們讓朝廷多發點來糧食啊?
古代訊息的閉塞,再加上大多數的百姓,斗大的字不識幾個。百姓只會把怨氣撒到朝廷身上。
...
大明今後的天災可不會少了。
為了避免人禍,引發大規模的民亂,訊息的傳遞性尤為重要。
這十對信鴿可以說來的很是時候。
十萬張白紙對朱由檢老說也有有著極大的作用,之前的時候朱由檢不是沒有想過,開辦報社,來影響百姓的輿論。
但是除了大明的紙張產量不足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百姓對大明官府並不信任。
但是現在,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啟明商戶在各地百姓的名聲想當的不錯,尤其是上次的輿論戰中,啟明商會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樣也讓朱由檢看到了輿論的重要性。
信鴿加上手中的白紙,朱由檢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不過目前信鴿資源緊張,在加上大明周邊的局勢依舊危險,朱由檢決定先把第一批的信鴿放到9邊和朱定海手中。
十萬張白紙則計劃分發的發放到大明的2京十三省的布政使形式衙門所在地。
即南京,北京,山東濟南,今山西太原。河南開封,陝西西安。四川成都。江西南昌。
湖廣武昌,浙江杭州。福建福州。廣東廣州。廣西桂林。雲南,(治所云南)貴州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