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剛剛的哪位錦衣男子早已嚇傻了,癱倒在地,兩腿之間溼成一片。

“信王殿下贖罪,信王殿下饒命。”

...

“還愣著幹什麼,還不快點加鍋熬粥。”王承恩道。他知道信王之所以這麼生氣,除了這些災民的慘狀之外,更重要的是看到有人活活的餓死了。

遵命。領頭計程車兵小頭目,見狀,急忙從旁邊的帳篷中一個大棚中,抽出了9口黑油油的大鍋,快速的架起來,隨即又從旁邊存放糧食的大棚中,抬出幾包大米,洗都沒洗,就直接到了進去。

加鹽,倒水,一氣合成。不用說定是經過多次的訓練。

“然而,朱由檢卻總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可一時之間,他也不知道到底哪裡有問題。

李百戶看了他的臉色,見他那樣子,便知道他還有疑惑。

於是,立刻大步而出,走向邊上那個堆放東西的大棚。

眾人一見,有點不明其意,一時之間,誰也沒有說話。

那大棚的外面站著兩個兵丁,看他走近了,面露難色,想攔又不敢攔。

李百戶壓根沒理會,直接走了進去。

“殿下,請來看一看。”

朱由檢聽得有點好奇,便踏步向前,要過去看看。

胡永一見,頓時就變了臉色道:“那是堆放朝廷救災糧草的地方,有什麼好看的?”

“殿下身份尊貴,豈能隨意踏足那髒亂之處。”

朱由檢又不傻,聽了對方的話,自然嫩猜到有貓膩,於是,就沒理他,快步繞過他,走近那處棚子鑽了進去。

只見這處棚子裡,堆滿了一袋袋的麻袋,不用說,應該就是糧食。

果然,就聽陪著他的李百戶給他介紹道:“城外難民聚集,朝廷就是再沒糧食,也肯定會撥一部分下來以防民變。”

“這麼多糧食,總能撐一段時間吧?”朱由檢伸手拍拍麻袋,轉頭看向李百戶問道,“可為什麼我們一路過來都在賣兒賣女,還有餓死的?”

“這就是其中的貓膩了!”李百戶聽了,看了一眼外面道:“外面只是一丁點粥,給難民一個希望,不至於他們鬧出民變。大部分糧食都不動,百姓餓得受不了,就只能賣兒賣女,身體弱一些的,撐不過去就餓死了。”

頓了頓,他又再接著說道:“城中有錢人過來,他們就當一回牙人,把這些難民買賣出去,再賺一筆費用。”

李百戶陪著朱由檢一天時間,已經知道朱由檢的人品,因此他沒有顧忌,又接著說道:“其實,裡面還有更大的貓膩!”

聽到他這話,朱由檢不由得都看向他,靜待他的下文。

“如果朝中有人來巡查,外面擺著施粥,再說些實在理由,能應付過去,一如剛才他們對先生所說。什麼僧多粥少,如此只是無奈而已這種話。巡查官員要是有本事,就向朝廷繼續求糧來;沒本事,自然也不會追究他們。”

李百戶說到這裡,帶著一聲冷笑又道:“如果是有錢人過來,他們便能賺那買賣人口的錢。”

說完之後,他忽然從腰間拔出一把匕首,轉身往裡面走去,瞅著不顯眼的地方,捅了幾個麻袋,最後手中捧著一把東西出來,伸到朱由檢面前道:“殿下請看!”

朱由檢定睛一看,根本不是糧食,而是沙土。

“他們還倒賣朝廷撥下的糧食,又能賺一筆。”李百戶冷笑道,“只有堆在顯眼地方的,裡面才是糧食而已,主要就是用來應付上官巡查的。”

朱由檢聽得臉色陰沉,這簡直是比吃人血饅頭還要人血饅頭。他們這麼做,又發不了大財,可卻要害得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外面的一具具拋上車的屍體,外面的那些慘狀,都是他們給造孽的!

這麼想著,他走了進去親自檢驗了一些麻袋,發現裡面裝的果然都是沙土而不是糧食。

迴轉出來之後,他便大步而出棚子,剛好看到在外面坐臥不安的胡永,只是一聲冷笑道:“大明會落到如今這種地步,真得是多虧了你們!”

還在賣人大棚裡的幾個有錢人看到這個情況,也有點慌了,匆匆離去。結果被朱由檢的衛隊攔了下來。

藏在暗處護衛信王的錦衣衛百戶,李默不禁搖頭道:“信王殿下你還真是能惹事啊。”

隨即命令身旁的錦衣衛,快速回城,向陛下彙報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