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律師的目的(第2/4頁)
章節報錯
越是靠近法院,腦海裡越是上午的庭審過程。
美和子向旁邊的男孩詢問道。
“佐藤姐是詢問那些資產與消費的記錄?”
“恩恩,就是那些,我們警視廳之前從來都沒做過,而且那些東西,在我們之前也從未重視,將其定義為證據的。”
到現在,佐藤還充滿不置信。
因為統計資料,存在著不準確性,還有統計的複雜性,資訊穿插的重複性,資訊不足的缺失等特點。
所以警視廳很少在偵破案件的時候,使用公生的手法,作為案件的證據。
可是在今天發生的案件,讓佐藤產生改觀。
這些被拋棄的東西,最為不起眼的東西,卻被男孩當做最大的罪證,逼迫對方交代了巨大的犯罪事實。
“因為對方是職務引起的犯罪,從而導致經濟問題,他們試圖殺害他人的目的就是利益,而我也自然要從利益著手,來調查他們。”
這不是很正常的舉措嗎?
至少,在公生腦海裡,這種錢財與利益的所有問題,就是調查進款項與出款項。
只要這兩個專案產生錯誤,那麼就可以知道是哪一個環節出現紕漏,再著重調查資金錯誤的問題點。
最為基礎的刑偵課內容......
“可是,你不會覺得麻煩嗎?或者說這麼龐大的工作量,你不會覺得厭煩嗎?”
公生所拿出的報表證據,美和子全部見過。
才拿到手裡,就是滿滿的表格與數字,龐大的資訊量甚至讓人眩暈。
而在那種情況下,還會有人羅列的清晰,時間,錢款,證據資訊,證據照片等等。
一一對應。
而且,似乎這些工作都是面前的男孩獨自完成。
“沒辦法,我想要勝算的機會太渺茫了,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控細節,不斷的追查點,將它們記錄、核實、整理,匯聚著上萬細節的東西,就會成為無法逆轉的,最大的證據!”
細節、細節、細節!
無數個細節,匯聚成一本無法掩蓋的證據。
當公生拿出那些資金使用的證據時候,而犯人無法為這些款項辯解的時候。
本案最大的證據就會誕生。
這就是陽謀的強大性,無法被駁回、逆轉的證據。
一邊開車一邊聽男孩說,但美和子的內心卻似波濤洶湧。
因為截至現在為止,警視廳搜查一課幾乎全體加班,不斷的針對公生的表格資訊進行二段查詢。
也就是所謂的證據二次查證,確認準確性,但也可以理解為警視廳正在消化掉公生的勞動成果,作為後期上交案件後,拿取經費的付出。
並,美和子偷偷詢問過。
警視廳關於公生提供的所有資金材料,全部資料沒有任何的錯誤,甚至連小數點的標記都未曾錯誤。
而且金額的查詢都是準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