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邊州,雷達站。

這一場戰鬥,關乎著生死存亡,一刻也不得鬆懈。

所以雷達營的營長,馬大志,時刻守在這自己的作戰室裡。

“報告營長,英軍的38架戰鬥機猛然間調頭,朝我軍正想繞到他們後面的戰鬥機迎面飛去,看距離應該還有5分鐘就應該接觸上了。”

“什麼?”

馬大志臉色大變,拿起手上的通訊話筒,開始呼叫戰鬥機大隊的勞開來。

“勞開來隊長,雷達站緊急呼叫!”

“勞開來隊長,雷達站緊急呼叫!”

“勞開來收到,請說!”

“38架敵機已經調轉機頭正向你們飛來,大概還有4分半鐘就與你們接觸上了,請注意應對。”

“什麼,你再說一次!”

“38架敵機,好像很清楚你們在哪裡,已經調轉機頭正向你們飛來,根據你們的距離,大概還有4分鐘就接觸上了,請注意應對!”

“收到,謝謝!”

勞開來這個時候想起,自己學校裡面弄來的那套雷達系統,還是從英國人那裡拿到的。

(畢竟陳瀟拿到獎勵的時候,說的就是從英國人藏起來的雷達站裝置的洞裡找出來的。。)

他們能從英國人那裡拿到雷達,就證明英國人那裡也有雷達,所以,自己這是被英國人的雷達給盯上了嗎?

“弟兄們, 我們這是被英國人的雷達給盯上了,所以我們三分鐘後會跟敵機遭遇上。

現在跑已經來不及了, 敵機的速度比我們要快, 而且數量是我方飛機的幾乎多出一倍。

所以弟兄們, 現在拼命的時候到了!

但是拼命不是盲目的拼命,我現在提出兩個可能。

第一, 我們剛才既然能夠伏擊那6架飛機,那就證明英國人的雷達可能覆蓋不到那6架飛機被伏擊的位置去,否則早就給他們提醒了, 我們也就不可能伏擊成功。

所以,我們可以一邊拼命一邊往那邊飛,然後想辦法擺脫敵機的追擊。

另外第二,上課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努力聽講,校長跟我們講解的時候說過, 日本人的隼式戰鬥機, 跟英國人的噴火以及颶風都有過比較, 各方面資料, 都落後於英國人的颶風以及噴火戰鬥機。

特別是在高空高速方面, 跟英國人的颶風和噴火戰鬥機比起來,那就跟殘疾人和正常人相比一樣,根本就沒辦法比。

因為我們的這個隼式戰鬥機, 機體太過脆弱,就連俯衝攻擊,都不敢超出既定的速度。

所以, 如果是按資料來對比的話,我們是在下風的。

但這個隼式戰鬥機並不是一無是處, 在小半徑轉彎, 以及低空低速纏鬥方面,比英國人的噴火和颶風要優秀太多了。

校長說過,如果跟噴火戰鬥機以及颶風戰鬥機遭遇時,如果不能偷襲, 或者在逃跑不順利的情況下, 那麼就想辦法將敵機拉入低空低速纏鬥當中。

在低空低速纏鬥,轉圈翻滾等作戰動作時,英國人的噴火以及颶風都比不上日本人的隼式。

我們座下的戰機,都經過校長的親手檢查以及升級過機體結構, 在俯衝攻擊方面有所加強,在低空低速纏鬥方面更有所加強。

小半徑轉彎以及轉圈翻滾方面, 我們的戰鬥機簡直是甩開英國人的噴火以及颶風好大一截。”

是的,如果只看資料的話,英國人的噴火以及颶風都甩了日本人的隼式戰鬥機好大一截。

不管是機體強度還是速度,都不是隼式戰鬥機可比的。

(在原來的歷史裡,1943年10月以前,日本人的零式戰鬥機和隼式戰鬥機,在戰場上佔據了絕大的優勢。

特別是東南亞戰場,更是如此,不管是英國人的颶風戰鬥機,還是美國人的水牛戰鬥機,又或者是p36戰鬥機,p40戰鬥機,對上日本人的零式戰鬥機和隼式戰鬥機在效能上都是沒有佔到優勢的。

只是單說效能。

直到1943年10月以後,美國和英國投入了新型的裝備以後,才開始慢慢的扳回了劣勢。

但是,不是說新型戰鬥機上來了就能打贏老式的戰鬥機。

美國和英國在東南亞緬甸戰場投入的噴火戰鬥機, p38戰鬥機,p51戰鬥機等新式戰鬥機在緬甸戰場卻頻頻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