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是聯袂而至,是道侶同行!

永珍的洪流將三人的身影盡數淹沒在其中。

原地裡,柳元正沒有甚麼變化,林綺萱也沒有絲毫變化。

蓋因為,柳元正證就寰宇天心之路,乃是心證,不會引動修為氣機的半點變化。

同樣的,林綺萱見證大羅與混元,同樣是心證,也不會引動絲毫氣機變化。

這一刻,真正的變化,誕生在了魏清秋的身上。

屬於雷元天女的明光在道河之上覆又沖霄而起,與萬丈狂瀾同高!與無量玄光齊輝!

在柳元正的牽引下顯照於此的永珍洪流,被魏清秋以更快的速度鯨吞著!

那清澈的眼波不再展露,四目相對,這一刻,柳元正所能看到的,只有那無量的雷霆明光!

一切都不同了,徹徹底底的不同了!

真正屬於修士的圓融道韻,從魏清秋那雄渾的天人靈光之中生髮與躍動著。

初時,微末與高邈以一種極複雜的方式同存於一體。

緊接著,微末者一息盛過一息,與此同時,原本高邈者,則愈發虛幻,漸次歸於寂無。

煉氣、築基、結丹、元嬰……

曾經碎裂的根基在被無上的偉力重鑄,屬於魏清秋的修為境界在重歸於她的掌控之中。

然後,當駐足在半道而中途,當駐足在元嬰境界的超限,當魏清秋再一步躍出的時候——

巍巍宮闕鼎立靈臺,那洞開的紫府道宮之中,一卷道圖高懸,凝練神形而擎舉中和!

無盡的雷霆呼嘯而至,那開懸的道圖上,一道又一道或深或淺的紋路勾勒在其上。

端看去,是連綿玉山,是層巒疊嶂。

同時雷道修士,柳元正取雷霆之無量,故證雷海浩渺。

魏清秋取雷霆之厚重,故證群玉疊嶂。

連綿的玉山中央,有高峰拔地而起,直入雲霄!

嶙峋的山岩中,雷紋古篆落下,書就二字——崑崙!

而在山巔處,在雲海中,魏清秋的神形顯照,於凜冽狂風之中,盤膝安坐!

這群玉疊嶂,這崑崙雷山,不止是雷霆之厚重!

這亦是魏清秋神魂之所思。

這是她神形的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