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華明錄 07真相(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朝中發生鉅變,高莞華卻像個置身事外的人。二皇子故意讓工部的人把事情漏到她的耳中,她也陸陸續續聽侍女說了一些,卻始終不為所動。
兩個月後,高莞華在約定期限前畫完了府陽渠工程圖。因日夜操勞,她瘦了一大圈。皇帝拿到圖紙後非常滿意,對高莞華大加褒獎,賞賜了不少金銀。
同時,皇帝也感到惋惜。他對高莞華說:“可惜華兒是女子,不然朕一定給你加官進爵。”
高莞華聽了只是笑笑:“身外之物我並不在意,只想求陛下一事。”
“華兒但說無妨。”
“我在臨昌閒雲野鶴慣了,天下之大,我卻沒機會好好看看。陛下許我離開京城可好?我想四處遊歷一番。”
皇帝聽出了她話中的意思,不禁疑惑:“怎麼,你不想當朕的兒媳?恆兒對你的心意你是知道的。若他無過,將來會入主東宮,還會在朕百年之後成為天下之主。你嫁了他,當母儀天下啊!”
“陛下您知道的,我並不在意這些,唯有自由是我心之所向。望陛下念在我對大鄴有點功勞的份上,成全了我。”
皇帝思考許久,忍痛揮了揮手:“罷了,你去吧。”
高莞華領旨謝恩,她從來沒這麼開心過。雖說君無戲言,但她還是擔心皇帝反悔,連夜讓侍女為她收拾包袱。
翌日凌晨,天剛矇矇亮,高莞華牽著爺爺留給她的那匹名叫踏風的千里良駒出門了。
侍女依依不捨,拉著高莞華的袖子抽泣:“小姐您真要走嗎?那我以後是不是見不到您了?”
“不會,肯定還會再見的。”
“可是您孤身一人,準備去哪裡啊?”
高莞華望著天邊逐漸升起的朝陽,深吸一口氣:“從前我為朝堂而活,為天下百姓而活。如今我好不容易完成了爺爺的囑託,未來的日子,我要為自己而活。”
侍女不明所以。
高莞華衝侍女笑了,她笑得非常燦爛:“我要去找我心愛的人了,從今往後我會好好地跟他在一起。傻丫頭,你應該為我高興啊。”
說罷,高莞華翻身上馬,消失在道路盡頭。
……
朝廷正一心一意準備開鑿府陽渠,府陽渠工程的主筆華明郡主突然不告而別,且皇帝原已擬好為華明郡主和二皇子賜婚的旨意。這事在朝中一傳出,就像水滴落入了油鍋,迅速沸騰。
很巧的是,高莞華離開的那日清晨,有過路人聽到了她和侍女的對話。她是受天下百姓愛戴的高丞相的孫女,又是鼎鼎有名的大鄴第一才女,有關她的事情總是容易受到關注。不過數日,“華明郡主拒絕皇帝賜婚是為了去找她心愛之人”的訊息不脛而走,京城中人議論紛紛,都在猜測那個人是誰。有人說,郡主在老家臨昌有青梅竹馬的男子,也有人說,郡主喜歡的是高丞相昔日的一個門生。
宮中,聽到傳聞的二皇子面如死灰。他相貌堂堂,又是最有希望繼承大統的皇子,愛慕他的女子數以萬計,他以前從未擔心過高莞華會拒絕他。而且父皇曾親口允諾,待高莞華繪製完府陽渠的圖,就下旨為他們賜婚。
二皇子憂心忡忡,去求見了皇帝,皇帝卻閉門不見。殊不知,皇帝心中早就有了計較,他想起一些非常久遠的往事。
高莞華幼年曾在宮中住過一段時間。她的父母早逝,祖父又時常為國事操勞,唯有表姑母宸妃有空照顧她。某日,皇帝心血來潮想去檢視大皇子的學業,碰見看見大皇子在書房教高莞華臨摹衛夫人的簪花小楷。皇帝沒出聲打擾,悄悄離開了。
像這樣的偶遇,後來又發生過幾次,皇帝只當是孩子玩鬧,並未往心裡去。而後高謙告老還鄉,大皇子偷偷去城外送看高莞華。有人將此事稟報給了皇帝,皇帝有過一剎那的念頭,只因當時高莞華年幼,緊接著元獻皇后又病逝了,他無暇顧及其他。
事到如今,皇帝總算明白了:高莞華心裡裝著的那個人是大皇子。其實他只需稍微多思考一下就能發現,高莞華對政事的某些見解跟大皇子不謀而合。歸根結底,他們倆才是同樣的人。他又如何能把強扭的瓜變甜,將她配給二皇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