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華明錄 07真相(下)
章節報錯
還有一些事是皇帝不知道的。比如,他下旨讓高莞回京時,高莞華其實提前一天就到了,那日凌晨大皇子獨自冒雨去接了她。而坐在馬車跟隨隊伍入京的,是她的貼身侍女。
這些年來,皇帝心裡對元獻皇后一直有愧。他並非沒有懷疑過元獻皇后的死因,只不過當時他登基的時間尚短,南氏一族在朝中的勢力又盤根錯節。萬一此事真跟南氏有關,一旦追查下去,牽一髮而動全身……他不敢想。
皇帝把自己關在書房待了整整一天。出來時,他悄悄遣派暗衛去散佈了一個訊息:華明郡主已前去南蠻找大皇子。
縱使天下人都不信大皇子,高莞華卻還是願意相信他。外人尚且如此,他身為父親,為什麼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兒子?在元獻皇后身上,他錯了一次,他不想在他們的兒子身上再錯一次。
若要翻查陳年舊事,他需要一個藉口。
沒過多久,幾乎全京城的人都聽說了,高莞華心儀大皇子,誓死願與他相守。百姓議論紛紛,都說這事太過離譜,可有時越是離譜的事,越有可能是真的。世人皆知華明郡主自幼由高丞相親自教導,心有七竅,是非分明。像她這般聰慧的人,怎麼可能會喜歡一個有謀逆之心的人?
這時候有人站出來引導輿論:“皇帝有意讓二皇子承襲太子之位,華明郡主拒絕二皇子等於放棄了將來母儀天下的機會。如果大皇子真的謀反,高莞華何必棄後位跟他在南蠻之地受苦呢?如此看來,大皇子謀反一案必有隱情,應當重審,不能白白冤枉了忠良,讓天下百姓寒心。”
這樣的輿論,自然也是皇帝讓暗衛放出去的。藉著民意,他提出了重審大皇子謀反案。
二皇子徹底慌了。大皇子謀反一事是他與謀士們精心策劃的陷阱,表面上看起來天衣無縫,但皇帝只要下決心細查,還是能找到破綻的。再者,高莞華若真如傳聞的那樣,一心一意愛慕大皇子,那大皇子翻案更是多了一分勝算。他門下的謀士曾多次提醒,高丞相在百姓心中的威望遠比他想象中的還要高,他若娶了高莞華,贏得的不僅是高氏一族的勢力,還有寄託在丞相身上的民心。
旁人或許不知,他對高莞華並非只有利用,他是真心喜歡她,想娶她為妻的。他不會容許她嫁給別人!
二皇子當機立斷,精心挑選了一隊府兵前往南蠻。他下令,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必須把華明郡主毫髮無損帶回京城。
京城格局發生鉅變的同時,高莞華風塵僕僕抵達南蠻,好不容易才尋到大皇子在山中的住處。那是一個悶熱的夜晚,南蠻素來多雨,道路泥濘,她騎在馬背上,遠遠看著屋中如豆的燈光。都說近鄉情怯,近他也是如此。
大皇子正在書架前翻找一本書,隱約聽到屋外頭有馬嘶聲。他凝神傾聽,除了雨聲和偶爾響起的馬嘶聲,似乎還有人走路的聲音。俄而,一人提燈推門而入,正是他日思夜想的面孔。
大皇子心中有什麼東西化開了,他對她說:“你不該來的。”
高莞華露出如釋重負的笑:“我來見我愛的人,有什麼不對嗎?”她放下燈,撲進他的懷中。
是夜,二人以天地為媒,結為夫妻。
沒過幾日,二皇子的府兵找到了此處。只可惜二皇子千算萬算,卻漏算了一樣:高莞華會武功。她出身將門,自小就被父母要求學功夫防身。父親給他找的師父是高謙門下一位江湖俠客,也就是她拒婚時人們猜測的她的那位“青梅竹馬”。
二皇子的府兵功夫雖不差,但還是悉數敗在了高莞華手裡。高莞華沒有殺他們,她對他們說:“我可以留你們一命。回去幫我給二皇子帶個話,我已經是姜忱的妻子了,我哪兒都不去的,這輩子我都會陪著我的夫君。讓二皇子不必在我身上多費心思,我夫君也無意與他爭太子之位。”
府兵們心裡明白,在明處的是高莞華,在暗處的還有高家的暗衛們,他們根本不是對手。他們只好收手,無功而返。
千里之外的京城,大理寺不僅查明的大皇子謀反一案的真相,連帶著查出了八年前元獻皇后的死因:南皇后與其兄長南尚書裡應外合,買通了太醫還有元獻皇后身邊的宮人,在她日常的補藥中摻了慢 性 毒 藥。隨後,南尚書連連遭到彈劾,加諸大皇子身上的許多罪原是南尚書所犯,大皇子是被嫁禍的。
真相大白,皇帝削了南尚書的職位,將南氏一族參與此事的官員全部貶官流放。又廢南氏的皇后之位,責令其幽居京郊福明寺,終生抄經贖罪。
二皇子眼看大勢已去,他在謀士的慫恿下決定拼死一搏,連夜帶兵包圍了皇帝寢宮。皇帝料到他會有此舉動,早就讓端王的驍騎軍埋伏在暗處,一舉拿下了叛軍。念在二皇子過去幾年對朝廷有功,皇帝沒有趕盡殺絕,貶他做了個沒有任何實權的王,發配北疆。
平復動亂後,皇帝派人迎回了大皇子和高莞華,彼時,高莞華已有身孕。皇帝問大皇子想不想當太子,他知道大皇子這些年一直韜光養晦,斂其鋒芒。但大皇子拒絕了,他只想遠離是非,和高莞華過普通而自由的日子。皇帝應允,封大皇子為吳王,將江南封地賜給了他。高莞華的故鄉臨昌,恰好就在吳王的封地內。
兩年後,姜忱和高莞華帶著已滿週歲的女兒回到臨昌。皇帝立宸妃高氏為繼後,將三皇子過繼到宸妃名下,立為東宮太子。
至此,故事結束。
施雲黛怔怔看著眼前的畫面退去,靈夙叫了她一聲,她才悠悠回神,拍案叫絕:“出其不意才是最好的故事!按照這樣寫,《華明錄》下冊肯定會大受歡迎,遠超上冊。”
崇明和姜忱都被她的發言驚著了,看了大半天,她的關注點也是頗為清奇。靈夙失笑,調侃她:“不愧是書局掌櫃的女兒,頗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永珍書局日後若交由你經營,生意肯定比現在更好。”
施雲黛察覺自己失言,羞赧道:“讓你們見笑了。我時常在書局幫忙,看問題免不了先考慮營收。”
“你倒是沒說錯。若《華明錄》大賣,趙姑娘還能賺更多的銀子,不枉她做一回傷心人。”
順著靈夙的話,眾人才發現,趙宜真夢中一直在流淚。難怪靈夙說她是傷心人。
施雲黛著急:“靈夙,宜真她怎麼了?”
“入戲太深而已。夢中她不是趙宜真,而是華明郡主高莞華。高莞華的悲喜和心痛,她全經歷了一遍,高莞華愛姜忱入骨,這相思之苦她也嚐了一遍。眼下故事結束,夢境停止,她也該醒了。”
靈夙的話剛說完,趙宜真果然醒過來了。她淚水未乾,看見眼前這一排人,先是懵懂再是疑惑。等到看清姜忱的臉,她一時沒控制住情緒,起身撲進他的懷中:“姜忱,姜忱……我說過一定會來找你的,我沒有食言。”
一邊說著,趙宜真的眼淚又湧出了眼眶。眾人都明白,她還沒弄清楚夢境和現實。不過姜忱沒有戳破她,他抱著她,溫柔地哄著:“不哭了。我也一直在等你,以後我們不會再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