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各個礦山給自己幹活的很多人,都是來自於外地的俘虜,包括上次在南方小國作戰收編的那些俘虜們。

扶蘇最近有一個新的計劃,他要在咸陽宮內修一座,比之前那個行宮更好的書房。

這個書房扶蘇給他起名叫鷹雀臺,還打算把自己的藏書統統搬到那裡。

他打算利用自己發明的混凝土技術加上鋼筋,力爭打造一座大秦帝國的摩天大樓。

現在在咸陽西那兩個小區地方,已經住滿了人。

雖然還有一些不便,可是作為旅館使用,已經成為咸陽城的一大景色。

扶蘇覺得摩天大樓的建立必須要有一個必要條件還是動力。

因為只有蒸汽機驅動的水泵才可以把水泵到高層。

要想讓城市規模擴大,讓生產力爆炸,扶蘇的蒸汽機計劃一定要快速推進。

不過他確實還是想要打造一個鷹雀臺,因為扶蘇有個習慣就是觀景。

他不允許外面有其他的房子比他高。

但是隨著混凝土技術的日益發展,在咸陽城外很多地方的人開始建高樓。

甚至扶蘇都在自己的咸陽宮內能看到那些高樓,當然層數一般也只是在五層到六層左右。

即便如此,那些樓在樓頂上,就已經可以遠遠的眺望咸陽宮。

今天在他自己的書房裡,扶蘇接見了蕭何和陳平。

這些心腹通通圍在他的身邊,因為馬上就要到新的一年,扶蘇和這些大臣說了自己明年的帝國建設計劃。

扶蘇打算臨時的暫停向山西運送移民的活動。

之前那些流民現在已經在當地留守成為了農業合作社的農民。

所以扶蘇並不想要繼續向山西填補人員,因為那裡現在的耕地已經不夠用,如果再去新的移民,勢必會造成人口過剩的問題。

而且扶蘇還考慮一個新的問題,就是環保問題。

眾所周知,山西所在的地帶是黃土高坡。

可是扶蘇到山西考察的時候,發現那裡現在還沒有像自己前世那樣水土流失那麼嚴重。

扶蘇讀過當地的史志,發現其實山西很多地方曾經也有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

水土流失非常大。

在戰國時期,此處為晉國舊地,為了增加糧食產量,他們瘋狂的砍伐樹木,開墾良田。

在黃河周邊,把許多的土地都變成了耕地。

這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而這種水土流失,使得黃河水經常發生氾濫,導致下游時常發生水災。

不過這種情況卻被偶然的一個事件給解決了。

在秦國成立之後,秦國西邊的鄰居西羌國經常騷擾大秦國的邊境。

位置在山西以西的邊境。

那個時候的西羌國不像現在已經被扶蘇給徹底制服。

當年的西羌還是非常強大的。

國土面積已經延伸到了山西地界,而當時山西的人民為了躲避戰亂,紛紛逃出山西跑到內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