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佈局冶金(第2/2頁)
章節報錯
扶蘇讓陳平研究這塊地不是為做別的,只為建一座鍊鋼廠。
熟讀歷史的扶蘇知道一座鍊鋼廠,那是非常複雜且龐大的技術。
但是扶蘇也知道在自己那個時代曾經有一個時期發動過一場叫做大鍊鋼鐵的運動。
那個時代很多農村壘起一座土窯就可以自己鍊鋼。
扶蘇當年十分好奇,在大學的圖書館曾經查閱過相關資料,在資料當中他記住土窯鍊鋼的基本方法。
現在自己的大帝國沒有建設大型鍊鋼廠的能力,但是先從土法煉鋼開始應該是可以摸索前進的。
工業革命就是材料的革命,鋼鐵不進入百姓視野,那技術是無法創新的。
只有冶金技術進一步發展,才會進一步的發展出其他的車床和高精尖的技術。
如果沒有冶金的話,其他一切技
(本章未完,請翻頁)
術都是空中樓閣。
陳平走以後,扶蘇暫時把鍊鋼的事放在一邊,他打算回去和大學院的人以及墨家再研究研究。
看著今年的糧食產量,扶蘇覺得終於可以讓自己的糧庫充盈一些。
不會再像往年那樣,每年都入不敷出。
這是自己停止戰爭的第一個豐收年,扶蘇看著滿眼金黃的稻子,覺得十分高興。
他在想大概自己的糧庫終於可以充盈一些,不會再拉到那些遙遠的地方填士兵的肚子。
這幾年很多地方有災情,扶蘇甚至都拿不出賑災糧,因為大部分儲備糧食都被拉往前線,所以導致一些地方甚至出現民變。
大概今年不會再出現這種事。
現有的部隊都已經被自己裁撤大半,包括那些讓自己送去波斯和百越的青壯年和他們的窮家人。
扶蘇當年作戰的時候為解決國內的一部分問題,他的遠征軍部隊成員往往都是大秦帝國範圍內最貧苦地區出來的年輕人。
那些地方的人不怕苦,不怕死,被派到遠方作戰也不覺得哪裡不對。
現在還是這部分人,被扶蘇派到遠方,成為那裡的一部分。
他們甚至把自己的家人也帶過去,扶蘇覺得這樣非常好,因為一些窮鄉僻壤,扶蘇覺得本身就不應該有人類的存在,那麼多好地方,為什麼非得在貧苦的山區裡生活呢?
而且在未來馬上就要開啟通商口岸,扶蘇覺得有一些地方沒有存在的必要。
為應對即將到來的商業大繁榮,扶蘇想到曾經華夏國最暢銷的幾個物件其中之一就是茶葉。
在先秦時期,茶葉還並不是十分發達,只是有一些地方製成茶餅,再加一些佐料,作為貴族的一種日常飲品。
扶蘇曾經喝過,但也只是喝一次就再也不讓御膳房為他準備那些東西。
因為他認為那不是茶葉那是煮的湯。
所以扶蘇在現場突然想到自己是不是可以把前世的那個炒茶工藝拿過來交給這些農民。
扶蘇想要打造一個可以讓人上癮的一種飲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