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甚至還想到種那種東西出口,不過他覺得那種東西自己很難控制,萬一在大秦帝國範圍內首先氾濫起來,那就完了。

不過茶葉倒是可以大力推廣,尤其是他心中知道這個大秦帝國範圍內有幾大重點的產茶區。

扶蘇想到這裡已經沒有心思繼續幹農活,他覺得自己應該回去研究炒茶。

便對還有大學的說道今天憫農活動到此為止,朕起駕回宮。

那些大臣們臉上露出不可抑制的笑容,今天的活動終於可以結束了。

扶蘇回到咸陽宮,趕緊喊來大學院的農業學員。

這些農業學員都是扶蘇從大學院裡面提拔出來的,專門把自己瞭解的一些農業知識教給他們。

然後由他們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扶蘇對其中一位技術員說道:“種一些綠茶!然後拿著這個工藝去製作茶葉。”

扶蘇的試驗田就在姑蘇,對於他來講姑蘇的綠茶可是非常有名。

他還把自己記憶當中的炒茶技術寫到一張紙上交給他這些農業技術員。

他要求他們在茶葉採摘之後按照自己的炒茶工藝,將這些植物製作成茶葉成品。

這可是提前將近一千年的炒茶技術。

這種技術可使相當先進了,因為這種炒茶技術完善於大唐,從那時起便傳向全世界。

成為世界風靡的產品,扶蘇認為這種東西成本低廉,但是帶來的回報卻十分雄厚。

他雖然把抄茶的技術給這幾名技術員,但他也明確的告訴這些人,如果炒茶工藝流傳到外面,只要有多一個人知道,那麼你們的腦袋就不要再留著了。

對於扶蘇來講,他未來是要壟斷茶葉這種飲品的。

全國所有產茶地他都知道,他也要派兵控制這些地方。

每年這些茶葉生長出來就要作為官方的特別商品,就像鹽一樣。

這些農業技術員拿著這個炒茶工藝來到農田實驗室。

其實當時扶蘇所謂的像濃湯一樣的茶葉已經很風靡,只不過在扶蘇看來不符合商業標準。

扶蘇想要的茶葉就是可以儲存很久、不會變

(本章未完,請翻頁)

質,而且沖泡簡單,同時可以讓人上癮的一種飲品。

扶蘇的想法十分簡單直接,他就是要用這種商品實現未來的貿易順差。

在未來讓大秦帝國能夠多賺點外匯。

他要發明更多的這種成本低廉而售價高昂的物品。

例如用土製造的那些瓷器,在秦國時期瓷器發展已經非常發達,但是主要還是實用。

並沒有發展出瓷器的觀賞價值。

扶蘇本來就不怎麼懂藝術,所以他也沒有在這方面有過多的投入。

不過現在看來,未來如果真的想向外輸出成本低廉,但收穫很高的商品,那為其附加藝術價值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這也只是後話。

……

扶蘇的熱氣球工廠也開工了,這次的熱氣球是由墨家進行改造的。

這種熱氣球墨家使用扶蘇的獨家技術氫氣製造技術。

熱氣球對於扶蘇來講執行成本過高,主要是使用它的珍貴原料火藥。

經過改造的熱氣球使用墨家獨特的氫氣收集技術。

他們將氫氣收集起來,然後利用特製的裝置充進飛艇的氣球當中。

這種飛艇十分龐大,看起來就像一座小型宮殿在天空當中行進。

不過他行進的速度有些慢,因為沒有發動機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