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因為對於扶蘇來說,這八十萬軍隊必須裁撤。

原因非常簡單,他真的沒錢。

國庫日漸空虛,每天養這些部隊都要花費他成千上萬的錢糧。

這還不包括最開始那些俘虜工匠的費用。

在裁撤這些軍隊以後,帝國的部隊目前剩下的只是精兵強將,尤其是扶蘇的禁衛軍。

他近期對咸陽城內外的部隊進行全方位改造,取消和裁撤之前的中尉軍、禁衛軍和京輔都尉,統一都改為咸陽禁衛軍,總人數只保留十萬人。

未來十年扶蘇都不會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西域目前剛剛平定,匈奴與自己也開通了友好通商渠道。

但是扶蘇最近有一個比較愁的事,那就是西羌這個西部的大國不斷的冒頭。

西羌地處西南,所在的位置為青藏高原。

之前與扶蘇的大秦帝國沒有什麼太多的溝通,只有

(本章未完,請翻頁)

幾次西羌派過使者,來咸陽覲見。

扶蘇都按照國別的禮節進行接見,沒有什麼特別的交往。

但是自從自己打通通往波斯的商道以後,從開始修建咸陽通往樓蘭的大道開始,這個西羌就不斷的出現在扶蘇的視野當中。

據前方線報,西羌經常由西部派出小股部隊進入波斯和西域諸國。

對那裡的大秦國商隊進行騷擾,雖然沒有對大秦帝國進行直接的軍事襲擊,不過這種對大秦帝國商隊的外圍打擊,也讓扶蘇頭疼不已。

但很明顯,現在的扶蘇沒有辦法對西羌做什麼。

首先大秦國通往西羌的道路根本就沒有,他的部隊根本沒法進入西羌國的核心地帶。

想要武力征服西羌,必須要繞道西域。

這對扶蘇來講是無法承受的鉅額軍費開銷。

對扶蘇來講,現在最重要的兩個問題就是它的國庫資金以及農業問題。

想要征服這些周邊的所有民族和國家,維持大秦國的統治,沒有一隻足夠強大的部隊那是不可能的。

而現在自己養的這隻雖然號稱百萬雄兵卻沒有什麼太大作用。

除給自己打造一隻龐大的叛軍以外,根本很難發揮出可以讓周邊畏懼的力量。

扶蘇知道,這裡面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制約。

現在地形制約不了自己的國家都被自己拿下了。

北部的匈奴現在之所以對自己十分懼怕,主要是在翻越燕山之後,在燕山以北便是草原。

扶蘇的騎兵只要到達那裡,便會一往無前,一馬平川。

匈奴的大單于對這種狀態還是心存忌憚,所以當大秦國開通經方口岸的時候,他便順坡而下,不再強調武力對抗。

而西域算是這些地方比較好去的地方,可是依然要翻越一處高原和一個沙漠。

所以那一戰消耗了大秦帝國積攢多年的國庫物資。

而最容易抵達的就是百越諸國。

那也是因為趙佗將軍剛剛開啟一個崇山峻嶺之間能夠躲避瘴氣的通道。

所以,扶蘇征服世界之路的最大阻礙不是軍隊,而是地形和海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