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對江棠的質疑更直接——他認為江棠這個獎來得有貓膩!極有可能和江棠的男朋友西澤爾有關!

這位南加大教授在控訴的文章裡說得頭頭是道,把一些沒什麼邏輯的理由掰扯到一起,強行因果關係,最後把西澤爾當評委和江棠獲獎這件事扯到一起,非說江棠能拿獎一定是靠著男友關係走後門。

這位教授在控訴時的言辭嘴臉,彷彿世間最後存在的清白之士,也是要向世界宣告出汙垢和不甘的英雄勇士。

那沒什麼邏輯的語言,充滿感染力的語言,還有煽動性的文字,都讓不少網友上了當,轉而開始真的質疑起江棠來。

鬧得最兇的是外網,但華國網路上也不平靜,有人直接搬來原貼,憂心忡忡地擔心起江棠的獎項會不會被取消。

【取消?取消什麼?我們憑本事拿到的獎?憑什麼就要還回去?】

【對啊!他說走後門就走後門了?他誰啊,有什麼證據嗎?】

【有本事直接甩實錘,否則一律按碰瓷處理!】

言辭激烈站在江棠這邊的人佔大多數,但是動搖的人也不在少數。

他們打著理中客的旗號,開始各種留言勸大家理智一點:

【這個發聲的人可是南加大的教授,要是沒有一點證據會出來發聲嗎?】

【先讓子彈飛一會兒,大家不要急著質疑江棠,也先別幫江棠說話。】

【既然有人提出疑惑,那背後肯定是有問題的,等待調查結果。】

類似的言論,在大篇幅支援江棠的輿論裡,偶爾出現一兩條,也足夠噁心人的。

大家在網路上吵得不可開交,而戛納官方委員會此時也不算平靜。

他們也開始懷疑起西澤爾突然說要當評委的動機,畢竟以前他每次都是推辭。

“他說是為了拿到名正言順的邀請函。”

“這話你信嗎?”

“我就算不相信他,我也相信戛納公平公正的評委機制!”

“沒錯,這次評委又不是西澤爾一個人。”

“大家對結果應該都是沒有異議的。”

“我倒是有異議,江棠她太年輕,還是個華國人……”

“你這是歧視!難道你忘記戛納成立的初衷了嗎?你怎麼能說出這種話!”

“沒錯!年輕又怎麼了?如果戛納抱著這些腐朽觀念,也遲早會被時代淘汰在身後!”

“《明日》沒拿金棕櫚就已經是保守後的結果了,這次要是再不把影后頒給江棠,我絕對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