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人性的善與惡(第2/2頁)
章節報錯
幾分鐘後,室友也讀到讓小鄧驚訝的部分。
兩人反應倒是跟小鄧出奇的相似。
“假的吧?”
“這麼說是多重人格?”
“我們先繼續看下去再說!”
這倒是。
三人迫不及待地追著看下去,只見老熊緊隨其後寫到:
【關於這個猜測,我是看到彩蛋的時候才突然明白的,而前面一些被我忽略的細節,也被這個猜測串聯起來,這也是王導的“草灰蛇線,伏脈千里”。
在選單裡,應該許多人都注意到兩個警察對話的背景音,是警局內部的嘈雜聲音,其中有一道稍弱於出鏡警察的聲音,正在討論剛發現的年輕女性白骨。
網上關於這個年輕女性的白骨來源眾說紛壇,因為屍體白骨化取決於環境不同,最快是兩三週,慢的話一年乃至更久。那麼這名死者到底是死於幾周前,還是一年前?
這看似是個模糊資訊,怎麼理解都可以,但是以我的看法,這個白骨應該屬於真正的阿寧!而她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去世了!
我們看到的阿寧是誰?她是陳峰的第二人格,是他在接受不了現實後精神扭曲後的產物,也就是說,以阿寧名義殺掉的十人,真正凶手其實是陳峰!
讓我們回到電影最開始,想想阿寧出場的片段——她與陳峰的對視,黑暗與光明的割裂交融,善良和邪惡的初次交鋒——在這個堪稱影史經典畫面的鏡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場的第三個人,也就是原本在和陳峰說話的小警察,當陳峰抬頭看向阿寧,這個小警察卻絲毫無所動,這是否證明了,陳峰視野裡的阿寧只有他能看到,在小警察的視線範圍內根本就沒有這個人?
如果這還不能證明,那我們讓時間線繼續下去,也就是陳峰打發走了下屬,才開始了和阿寧的對話,並將她帶到審訊室問話。只要看電影時夠細心,就能注意到在調查小組成員無意間對話裡透露出監控壞掉的資訊。
不僅如此,電影前面部分集中在警方身上的時候,阿寧除了初登場幾乎沒有露面的機會,直到陳峰因為轉折離開調查小組孤身行動,阿寧的出現次數也多了起來,與她接觸的至始至終都只有陳峰一個人。
也就是說阿寧的出現,從來沒有客觀佐證,一直都是陳峰的主觀說辭!而觀眾和警方對陳峰下意識的信任,讓他們也沒有懷疑過阿寧是否真的存在,反而隨著阿寧的犯罪嫌疑人身份被確定,她幾年來故意隱藏存在的生活有了合理解釋,被大家解讀成“為復仇而蟄伏”,這看似合情合理,但何嘗不是給了陳峰以阿寧名義隱藏另一重身份的空間?
在這裡,我必須要提到電影裡的名場面,也就是江棠整部堪稱封神的演技!大家千萬不要覺得我過於誇張,而是當我明白背後關節,再去看那場戲,渾身簡直控制不住地戰慄!
如果江棠在電影裡的表現可以打80分,那有了這個鏡頭加持,她的演技我願意給她95分!
沒錯,我所說的鏡頭,正是在廢棄公廁裡,江棠飾演的阿寧透過鏡子和陳峰對視,並且朝他咧嘴而笑的畫面!
你們看看,這個笑是不是有點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