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大宴開始!(第2/3頁)
章節報錯
“你在想什麼?”
長孫不知何時出現在他的身旁,聽到長孫的話,他沒有回頭,而是朝著遙遠的星漢道:“我在想在每一個星星上是不是也有像我們這樣的人存在?”
又指著茫茫碌碌的眾人道:“我又想到和遼闊無垠的星空相比,我們恐怕渺小的連一隻螞蟻都不如”
“陛下沒有同意你的建議?“長孫早就知道皇帝要裁軍,也知道姬松一直都有讓漢人走出去的的想法,遇到如此良機豈能無動於衷?
“也不算失敗,算是折中吧!”
“大部分裁撤的將士會去夷州,那裡土地肥沃,又距離中原不遠,只要我們提前做好準備,再給些利益,不怕他們不去,畢竟相比留在中原半死不活,還不如出去拼一拼。而有著之前邊地移民的事情,至少邊軍將士是喜聞樂見的”
“果然,連本宮和陛下,甚至是天下人都被你瞞過去了。做的好大的局,到了現在才露出一點目的嗎?”長孫嘆息道。
她早就該猜到,姬松每做一件事,必然時候還有後續,豈能是簡簡單單的遷移百姓。之前大家沒有先例,就算有也是失敗的例子。但現在,隨著邊地百姓的生活狀況傳入中原,很多人羨慕的眼紅。
在中原有數百畝地,已經算是地主之流了,但在西域,在邊地,這算什麼?人家一個牧場就是你的十倍數十倍,這怎麼比?
以前還能說邊地夷狄遍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身死族滅。但事實呢?大唐不去打他們就燒高香吧,現在一個個見到大唐百姓一個個都慈眉善目的很,哪有半點當初的狠勁?
一個家庭少說都有好幾個孩子,但田地就那麼多,隨著時間推移,後代分到的田地越來越少,三代之後可能連填飽肚子都不能。
要沒有後代重新崛起,或者大的機遇,想要發家幾根不可能,九成九的百姓都一輩子在土地裡爭和活命。就算有錢也很難買到土地。
如此一來,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時候,只能慢慢衰弱,直至徹底淪為世家或豪強附庸。
但現在他們有了其他選擇,在長子繼承家業後,次子和其他孩子就可以去自己發展,而邊地就成為了首選,首先是土地大量土地分配,這就不是百姓能拒絕的。
姬松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引導著百姓,甚至是朝堂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步前進。而到了現在,她也不得不承認如此確實是緩解國內矛盾和土地兼併的不二法門。
作為皇帝沒有拒絕的理由,而現在皇帝之所以拒絕,乃是因為姬松的想法太過激進,擔心如此一來會讓海外做大,甚至成為名副其實的諸侯。
“本宮不知道你的方式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但至少現在看來是好的,這就足夠了!”
姬松有些訝然,但卻有些釋然,並沒有被人揭老底的羞惱,更多的則是欣喜,至少沒有反對,而這就是自己最大的勝利!
任何事情當撕開一個口子後,就很難重新回到過去。當利益和國家長久繫結後,一切的阻攔都螳臂當車,勢必為時代所淘汰!
“娘娘,郕國公,宴會要開始了,陛下請你們過去!”
陳壽的到來,結束兩人的談話,姬松笑了笑,朝長孫深深一禮,卻沒有說任何話,一切都在不言中.
而此時,大殿內人聲鼎沸,一個個剛從戰場上回來的廝殺漢更是春風得意,文官這邊也氣氛也不錯,畢竟此番不同以往,作為坐鎮後方的文官此番也得到不少好處,至少戰利品這邊他們就分潤了不少。
加上不少官員因為籌謀有功,運籌得利也都升官加爵,雖然有些將軍們看不慣,但有姬松在上面壓著也只能憋在心裡。至於老將這邊就不動如山了,分潤功勞給文官的好處現在就已經體現出來,至少迄今為止,除了那日竇惲彈劾姬松外,根本就沒有多少人被彈劾,就算有那也是做的太難看,被人抓住的辮子,實在是活該!
“陛下駕到,迎!”
“吾等拜見陛下,願陛下萬年,大唐萬年!”
李世民龍行虎步來到大殿,走上丹陛,長孫和李承乾緊隨其後。當三人落座,李世民這才揮手道:“諸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
看著眾多有功之人,李世民也很是高興,大聲道:“此戰,諸位先敗西突厥,滅我大唐心腹之患。轉眼又大敗大食賊子,實在是大快人心,這一仗打的漂亮至極,大漲我大唐威風!”
“全耐陛下洪福,我等誓死報效大唐,雖死無悔!”
“大唐萬勝!”
“陛下萬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