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朕等你回來!(第2/3頁)
章節報錯
隨即將大殿上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至於長孫無忌的事情他只是一筆帶過,就沒必要在這裡說了。
後面被皇后知道,那就不關自己的事了。
「這君士坦丁二世看樣子也是個有作為的君王,能憑一己之力讓老大帝國重新煥發生機,這等本事就是我中原的皇帝也沒幾個能比得上的。」
「是啊,此人據說十二三歲就登基,上有宮中把持政務,外有權臣。更有大食人虎視眈眈,這等境地已經到了王朝末期了。但他卻憑藉自己的能力,愣是將其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本事,這能力,就連朕都不得不佩服。」
「朕..........」
「陛下,郕國公送來鷹信!」
李世民一愣,隨即想到什麼,臉色瞬間變的難看起來,對長孫道:「這混蛋,朕要是猜的不錯的,這封信絕對是翻譯後的書信,好啊,耍心眼耍到朕跟前了?」
「去,將信拿來,朕倒要看看這小子在耍什麼花樣。要是不給朕一個交代,朕要他好看!」
陳壽一看趕緊就出去了,長孫撫了撫他的後背,沒好氣道:「您和他置什麼氣?他這樣做你難道不應該高興?他這是在告訴你他還是原來的他,這是送到你手中的把柄啊!」
李世民一愣,他還真沒想到這一層,但聽皇后鎮這麼一說還真是。
「嘿,這混蛋.....」
這時,陳壽也將書信鬆了過來,在檢查無誤後,他開啟竹筒,只見裡面整整厚厚的一沓紙張,少說也有半斤重,加上了竹筒的重量,這已經快要達到馴鷹承重的極限了。
李世民的臉色慢慢開始嚴肅,姬松他了解,能一句話說清楚的事情就絕對不會長篇大論,這次一下寫這麼多東西,絕對是重要的事情。
迫不及待開啟書信,他猜的沒錯,最上面的就是拜占庭皇帝給他書信的翻譯,上面的內容和姬岐翻譯的大差不差,但卻在關鍵事情上有了出入。
那就是姬松對此信的看法,按照他的想法,大唐很有必要和拜占庭帝國取得聯絡,其不但在西方極大地牽制大食人的兵力,還將對以後大唐和西方的貿易及交往上取得巨大的突破。
信上說,此時的拜占庭已經穩住防線,雖然大食人賊心不死,但卻再也無法對拜占庭取得壓倒性優勢。加上這位君士坦丁二世的能力,在很久的時間內,拜占庭都將是西方的強國或者霸主。
大唐距離拜占庭極為遙遠,可以說一個處於東方,一個處於極西之地,中間隔著無數的小國和地域。就如先秦時期張儀的遠交近攻策略,而此時的拜占庭就是極好的物件。
雖然大唐不至於和漢武時期一樣,需要聯合西域以及當時的大夏來牽制匈奴。但不可否認,拜占庭帝國的出現,給了大唐另一個選擇,那就是聯合拜占庭共同挾制大食,不使其太快速度擴張,打斷他的發展,抑制他的經濟。
這不管是對大唐和拜占庭都是好事,作為一個英明的君王
,君士坦丁二世不會看不到這點。就算幫助不但,但也要努力爭取。
並且從信中可以看出君士坦丁的誠意十足,不但將西方的行勢詳細地介紹一遍,還將當前大食在西方的戰略也一一道出。
當看到姬松翻譯的後半段資訊後,李世民冷汗直流,在西方,大食人簡直就是肆無忌憚,軍事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傳教上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凡是反對的,不願信教的,要麼驅除,要麼成為奴隸,再也沒有第三條路。
如此張狂,如此倒行逆施,這讓他想起了武帝滅佛,想起了父皇還在世時限制佛家的發展。一旦大食人發展到西域,並且還對西域進行傳教,那西域將永無寧日。
「吾皇在上,子毅拜上!」
「西域昭武九姓已經徹底倒向大食,其他諸國也都在觀望之中,各地異族,部落也都蠢蠢欲動。大唐勝則萬事無憂。打若失敗,西域必將不保,數百萬漢家子民的西域將淪為鬼蜮..........臣上承陛下厚愛,下不敢辜負百姓之期望。然大食總督賽爾德攻破活路城後停步不前,據臣所知乃是在國內調兵..........臣之所言不是害怕,而是擔心,一旦臣敗,陛下當謹記,西域可破但不可丟。決不可讓大食人踏進西域半步,不然我等必為千古罪人也!」
「...........若到不可為時,當不惜一切代價出兵西域,哪怕血流漂杵,也不能後退半步。臣已做好最後準備,建西門關,造八卦城,北起瀚海,西進蔥嶺,南至崑崙,都將是臣的戰場。可惜.......臣雙腿殘疾,不然,必將上馬殺敵。」
「惜呼!」
「大唐郕國公,徵西大將軍,姬松,拜上!」
最後這段話李世民一字一句地念了出來,到隨後更是痛苦地閉上眼睛。他能感受到姬松的悲觀,更能體會到此時西域局勢的危急。
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姬松已經做好了死守西域的準備,從信中他的語氣中不難看出,一旦西域有失,那混蛋絕對不會苟活回長安。
姬松是驕傲的,這點他從第一次見到就知道。驕傲的人是不允許同情的,這樣的人就是天生讓人仰望的人。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