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二使出廬州,大軍壓進幽州城。風雲將起邙山界,欲引同僚入腹中。

無盡地府,廬州城。

城隍習暮雲,所有在品陰官,全部齊聚城門處。前幾日,酆都城傳下王令,讓廬州城出兵探查邙山,而今眾人齊聚城門口,為的便是完成上層交代下的任務。

兩艘鑲嵌著碩大骷髏頭的戰船,旌旗高揚的矗立在廬州城門之外,上書北堂兩個猩紅矚目的大字,筆走龍蛇間,盡顯霸道威嚴。如今整個廬州城地界,已經被北堂閻君劃為戰營之地,這兩艘戰船可謂廬州城迄今為止的第一批戰船,不僅承載著北堂閻君的威勢,更是凝聚了整個廬州城文武百官的所有期望。

邙山之行,非比尋常,這是廬州城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出兵,能否徹底打響戰營的威名,就看這次了。其實城隍習暮雲與一干高層都知道,廬州城之所以被北堂閻君劃為戰營之地,炮灰成分居多。

廬州城此次損失如何,對北堂閻君的核心陣營來說,根本就無傷大雅。畢竟他手底下的四大帥營,一個沒有出動,即便此次探查邙山的隊伍,全軍覆沒,對北堂閻君來說也不過是損其一些威名而已,根本對他造成不了什麼實質性的勢力削弱。包括與邙山接壤的幽州城也是如此,北堂閻君之所以沒有直接下令讓幽州城去探查情況,而是轉用廬州城的一干陰官,其意之明,不言而喻。

幽州城存在的意義,在與抵制、震懾邙山鬼域的陰魂群,若是因為此次探查而讓幽州城損失慘重,那麼整個無盡地府的門戶,將會大開。屆時一旦邙山群雄並起,入侵地府,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能成為北堂閻君麾下的戰圈,即便只是一個炮灰營,也足矣引得各方城池為之瘋狂了。治土有方,遠沒有行軍打仗來的升遷速度快,無盡地府與九重天闕雖然分屬兩個體系,但人員上的調動卻是互通。天官犯禁,貶謫至地府,陰官功績斐然,入主九闕,這是常有之事。若是有幸被調至九闕,以後官路定然會一片光明。九闕之上的仙靈之氣,與無盡地府的死氣、煞氣一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但凡有選擇的餘地,沒有人會選擇呆在暗無天日的地府任職。

廬州城的一干陰官,亦是如此。明知北堂閻君有拿廬州城當炮灰的嫌疑,然而他們還是選擇義無反顧的一頭紮了進去,王命難為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則是因為他們嚮往九闕之上的仙靈之氣。

此番廬州城出動了一方巡檢,兩方判官,若干陰曹,數十位的鬼吏與八百陰差。如此陣容,幾乎抽調了整個廬州城一半的兵力。由此可見,城隍習暮雲對此次任務的重視度,不可謂不大。若是放下平時的任務出行,一方巡檢,十幾個鬼吏,足矣應對了。然而此番探查,意義非凡,一旦發現邙山地界有何異動,也能及時止損。否則若是去勘察的一干陰官陰差,全軍覆沒在邙山,屆時丟臉是小,整個廬州城怕是要傷筋動骨了。未雨綢繆總沒錯,至少習暮雲便是如此考慮的。

廬州城的兩大判官都出動了,兼任驍騎校尉的丁勉,自然也在其列。張繼本來也想前去的,卻是被習暮雲留在了廬州城。張繼是文判的副手,此次文判出征,城中一干瑣事,總要有人去處理。其實明眼都能看出,習暮雲已經將張繼內定為了下一任的文判,只要現任文判調任,那麼張繼便可順理成章的登上正八品文判之職。文判李無憂雖不願前去,但也不敢忤逆習暮雲的意思,只能將這份不爽暗壓心底。

“諸位!我廬州城此次能否揚名地府,就看諸君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習暮雲面色鄭重地站在城門處,向兩艘戰船之上的人員,不斷地揮手。

“屬下誓死完成任務!”

“屬下誓死完成任務!”

“屬下誓死完成任務!”

“哈哈哈...好!好!好!不愧是我廬州城的兒郎們,我習暮雲在此等候諸位的凱旋而歸!”

“出發!”

隨著兩艘戰船的緩緩騰空,船上眾人才稍稍緩和了一下激動的心。

“龍王有令,命你潛入邙山腹地,摸清北邙鬼王的真實實力!”就在此時,站在甲板欣賞暗天之景的丁勉,冷不丁的收到了一則心神傳音,這傳音竟然是習暮雲發出的。

丁勉渾身豁然一震,下意識地向城門的位置看去。此刻習暮雲正飽含深意地望著他,似是在說保重。此時此刻,丁勉心中頓時掀起了一陣驚濤駭浪,一個堂堂的廬州城城隍,竟然會是暗衛閣的人,看來這暗衛閣的勢力網,著實恐怖至無法想象。

隨即他便釋然了,連四大判官之一的崔鈺,都是暗衛閣的人,一座城池的城隍,又為何不能是暗衛閣的成員。《呵...看來以後行事得多加小心了,說不得這艘船上便隱藏著暗衛閣的成員。不過此次任務還不是一般的重啊!深入邙山腹地,探查北邙鬼王的真正實力,這是將人往死路上逼啊!不行,此事還得從長計議。否則,小爺我是有命進去,沒命出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