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浪翻滾,法器爆鳴,喝聲不止,震若山崩…

這麼大的動靜,自然驚醒了睡夢中的紅塵萬民。霎時間,整座京城猶如甦醒過來的巨獸般,四肢鼓動間,頓時熱鬧了起來。

京城之內有仙人鬥法一事,如沙暴臨城,頃刻之間便已席捲至南唐大半個疆域,隱隱有向鄰國周射的趨勢…

也不知是誰流傳了一句,是欽天監的仙使在降魔伏妖,眼下妖魔已經伏法,而仙使也已回欽天監述職。

一時之間,整個欽天監成了茶後餘談。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無不打著心裡的小九九,若是自家小子能有幸被仙使看重,繼而光耀門庭,豈不是雞犬升天,齊家遁入那青雲長生闕!

殊不知,正是因為這次望子成仙的舉動,讓整個凡塵諸子百家餘脈的往聖之傳承,近乎於斷絕,而鏡花水月的縹緲仙途卻成了乃世之風。凡塵也因此迎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巨大浩劫…

周府西城一莊園

周娥皇夜半倚窗,仰望於無盡夜空,久久不能入眠。而其玉頸下方,赫然是一塊紅光流轉的菱形玉佩。絲絲月華,灑落其玉臂酥胸,隱有點點聖輝自玉佩溢位,光芒暗湧間,便已漫過千重玉山,朝白玉山谷——檀中穴匯聚而去。

此物便是在丁勉葬身妖腹的訊息傳出之後,李東旭心生惋惜下,瞞著李秋盈偷偷潛入周府,送於周娥皇的。

李東旭將丁勉莊周夢蝶之哀傷,盡數說與周娥皇,佳人聞之,倍感新奇,不待推脫,李東旭便消失在了原地,周娥皇索性便將玉佩貼身佩戴在了身上。“丁勉”這兩個字,也因此成了一個鏡花水月的謎團,暗暗在周娥皇心底紮下了根。

三日後,是她與太子李煜定盟之日,若是在今日之前,她定然會春心萌動,暢想餘生之風花雪月。畢竟李煜之才華橫溢,堪稱曠古躍今,再加之他溫文爾雅的俊俏面貌,實乃南唐第一美男。哪個少女不懷春,更何況是因精研琴棋書畫之道,而變的多愁善感的周娥皇。

可是今夜她登高望遠,竟然看到了足矣顛覆她平生三觀的一幕,因為這周府的西城莊園,與李府僅僅只隔一條街。身處觀星樓之上,可將大片個西城地域,盡收眼底。

自小才氣透頂的周娥皇,在其十歲之時,便已凝結出了一方琴心三疊赤子心(赤色琴膽,若非如此,她也不會一舉碾壓千百琴師,以琴瑟之道為基,奪得才女之稱。

正所謂琴膽連心明秋眸,一目可覽三百履。距李府不遠處的長街,劍光閃閃,氣浪翻滾的那一幕,剛好被她看到。

丁勉那模糊、不屈的人影,以及李秋盈身上淡淡的哀楚,盡皆深印在了她的心底。她雖聽不清他們之間的言語,但是縱觀整個事態的發展,丁勉與李秋盈之間的綿綿情意,她還是能隔空感覺到的。

尤其是張繼、祁山真君、崔鈺等人的神秘降世,令她心生恐懼下,更是堅信了這世間傳說的仙人,其實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縹緲虛無。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往日風花雪夜,花田月下的唯美愛情觀,正一點點隨著她心境的變化而慢慢趨於虛無。隨之而來的則是長生相望、比翼雙飛、暢遊海中仙山的仙人浪漫與情緣,逐漸蔓延在了她的心扉。

可惜造化弄人,也正是因為她這種高於世俗的縹緲心境,讓她陰差陽錯下,拜入了黑山老妖門下,永遠墮落在了浮骨山……

隨著崔鈺的離去,丁勉與白雲觀之間的仇恨,也因此而暫緩於一段落。

丁勉深知,以祁山真君與白雲觀眥睚必報的行事作風,未來自己的仙途定然處處充滿了危機。但是他絲毫沒有俱意,如此刺激且又充滿挑戰性的仙途,正是他所需要的磨刀石。有道是千燒萬鍛出精鐵,沒有萬劫重重的境遇磨鍊,是成不了一言可掌仙朝局勢的無上巨梟的。

且說丁勉被眾陰差架起,脫離地面的那一刻,陣陣秋風如妖魔狂吼般呼嘯過耳邊,那來自心中的忐忑與興奮,不由讓他逐漸迷失在了御空而行的“絕世仙姿”之中。

這便是御空飛行嗎?

之前他被窮奇追殺,是鳳樓的易天行一把將他扯向虛空,助他脫離險境的。當時驚魂未定的他,並沒有過多心思去感受這御空飛行的神妙,而今萬事皆告一段落,心靈放空下,自然對此道產生了濃濃的興趣。

遨遊宇內,一日覽盡大山名川,是多少凡俗之人夢寐已求的事情,而今此番仙蹟發生在了他的身上,怎能不讓他豪情頓生。雖然他知道,終一日自己也會御空而行,但是對於當下他來說,那來自耳邊的秋風呼嘯,與走馬觀花的場景變換,著實令人興奮不止。

從張繼那裡,丁勉得之了不少關於仙朝的秘辛與地府陰官的修煉常識。

煌煌仙朝,界域三分,一曰紅塵凡間,二曰酆都地府,三曰九重仙闕。仙闕位於九天之上,地府處於九幽之下,而凡間則是居中。

凡間有六洲 ,分別為中土神洲,北荒衍洲,東木青洲,西夷賀洲,南冥部洲,蠻荒欲洲。

中土神洲乃世人所居之所,疆域之大,廣闊無垠。南唐 ,大周,吳樾,南漢,大理,北漢,荊南,大楚,西蜀,東閩等這些個王朝,也便是昔日的龍雀國土,皆在這片土地之上。

而北荒衍洲,東木青洲,西夷賀洲,南冥部洲,蠻荒欲洲,這五大洲分別與中土神州或隔山相連,或臨海相望,乃飛禽走獸,妖獸精怪,邪魔外道佔據之地,鮮有凡人能長居於此。不過也有一些傳承上古的仙門,劃山為宗,隱匿此處。

九重仙闕,顧名思義,一重界天一重闕,自下而上,皆有天官行宮,遍佈其上。最頂層的九重闕,乃是大日仙殿與天池的佔據之地,亦是各部天官朝聖之地。

酆都地府的疆域,名義上是位於凡間六洲之下,實則只有中土之下的地域,才真正稱的上是酆都地府。

像邙山(北荒衍洲地界之下,陰山(東木青洲地界之下,九幽極地(南冥部洲地界之下,混亂之嶺(蠻荒欲洲地界之下,浮骨山(西夷賀洲地界之下,這等地府名義上的地域,皆是些陰草不生之地。除了些自斷輪迴的鬼物、骨魔與屍修,常年混跡此地,即便是勾勒地府疆域的專職陰官也不願步入此等陰獸、陰植絕滅之地。

無邊無際的疆土,廣闊無垠的界域,這一切似乎都印證著漫漫仙途之下,總是充滿了未知的挑戰。

那自荒古遺留而下的點點神輝與聖蹟,好似一位絕色妙齡聖女,正一點點的撬開丁勉的少年情懷。春心蕩漾下,陶醉於無盡仙途的暢想下,實屬必然。

由此,丁勉也大致掌握了一些地府的脈絡。

地府等級森嚴,以酆都大帝、各路閻君為樞紐,繼而向四方頒佈施令。

各階官員,由低到高,為鬼吏(九品,陰曹(從八品,文判、武判(八品,巡檢(銅牌從七品。銀牌七品。金牌從六品,夜遊(六品,日遊(從五品,城隍(五品,以及十大陰帥(從四品。屍婆,大正鬼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豹尾,鳥嘴,魚鰓,黃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