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狐眼珠一轉,“嗖”的一聲,從丁勉身上竄下,而後一頭扎進了玉床後面,在丁勉目瞪口呆之下,吃力的叼出了一把黑中泛著幽綠的古琴。

這是上古九大名琴之一的綠綺!丁勉眼前瞬間一亮,雙眼直勾勾的盯著被銀狐拖著的古琴。

綠綺通體呈黑色,琴身隱隱泛著幽綠,有如綠色藤蔓纏繞於古木之上,因而名為“綠綺”。

《黃帝內經》有云,百病生於氣,而止於音。宮商角徵羽,可入五臟,可通神魂。然則“琴引”不同,溝通五臟、神魂的方式以及深淺亦大徑相同。

“綠綺”乃天漢大儒司馬相如曾用過的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星月菩提”。此琴音色清寧,琴身更是以千年星月菩提木所築,端得是一張撫傷安神的曠世奇琴。

相傳天漢武帝劉徹在位之時,不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了中央集權。更是誓死不與匈奴和親,花費半生有餘,三徵匈奴,硬生生將匈奴逼得龜縮於老巢,不敢再犯天漢半步。

從某中意義上說,天漢武帝劉徹與天秦始皇嬴政,都是一個級別的狠人。只是,戎馬一生的君主,大多數到了晚年,身體都會舊疾復發,畢竟馬上雖勇,依舊抵不住歲月的摧殘。

劉徹也不例外,到了晚年,患上了頭風之疾,甚至有時動輒拔劍傷人,相貌之猙獰,可堪止啼小兒。

御醫們只知些開些安神靜心之藥,卻無絕佳根治之法。這時有大臣提議,武騎常侍司馬相如,琴藝之精湛,堪稱曠古躍今。

不若召其進宮,每日為武帝撫琴一曲,也可緩解武帝患得患失之心,心靈放空之下,再配以藥物輔佐,豈不事半功倍。

殊不知,眾臣還是低估了司馬相如的本事,此人並非普通的琴師所比,而是有著一顆音通天地的赤色琴膽。

自司馬相如入得宮中,劉徹的狀況是一天比一天好轉,七日過後,頭風之疾竟然徹底根治了。

武帝大喜,隨即加封司馬相如為琴音國士,地位等同於三公。 只是,司馬相如生性耿直,看不慣當朝官風,一個月後,借身體有疾,辭官而去。

之後有好酒之人在蜀中酒巷見到過他,據說他身邊還有一位國色天香的女子相伴。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男曉音律女善才,二人情意之綿綿,在當時也被引為一段佳話。

後,司馬相如和其夫人卓文君故去之後,那把絕世名琴便不知所蹤。關於“綠綺”留下來的傳說,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琴隨人而腐朽與黃土之下,也有人說這把名琴被武帝掛在了珍寶閣,甚至還有人相傳,此琴乃天人所傳,自司馬相如故去之後,便自行飛走了。

丁勉沒想到,時至今日,他居然在此地見到了這把傳世名琴,心潮狂熱之下,恨不得立即上前撫琴一曲,以示激動之情。

暗暗壓下心中那份瘙癢難耐的狂熱,丁勉心思頓時活躍起來。

像銀狐這種開啟靈智的精獸,自是不會平白無故將琴送與他手,這其中的關竅,略一思索,便可呼之欲出。

無獨有偶,這銀狐定是想讓他效仿司馬相如昔日壯舉,為美婦撫琴安神。

念及此處,丁勉也不顧銀狐為何會知曉他精通音律之事,將琉璃紫炎珠從肩上取下,繼而邁步向前接過了銀狐所叼之琴。

“你是想讓我用此琴奏曲,來為她祛除頑疾?”

“嚶嚶嚶”,銀狐小雞啄米般,連連點頭。而其眼中泛起的希冀,讓丁勉不忍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