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達帶著趙雲等人趕到壽張城時,還是晚了一步,滿寵已經在前一日將那一百多名搶糧的青州流民全部斬首。

劉達無奈,他不能因此怪罪滿寵,而且滿寵這一斬,大大威懾了其他青州流民,不敢再輕舉妄動。

聽說了自己的借糧之策,滿寵猶豫之後表示贊同,還表示自己家願意借出兩千石糧。

這讓劉達欣喜不已。

滿寵是昌邑人,有他家帶頭,昌邑縣的其他大戶便會紛紛效仿了。

劉達派人去無鹽縣把東平相王彧召來。

在壽張歇息一日之後,王彧來到,又召集典農校尉棗衹,典農都尉高陽,還有李典和周尋滿寵等人一起,商議罷還所徵徭役之事。

現在水渠和陂基本已成,開墾的八千頃田,有三千頃已經在耕種,明年便能八千頃齊耕。

棗衹和高陽皆贊同罷還徭役,現在已經不需要那麼多人,又因為糧食緊缺問題,青兗兩州之人矛盾日增,這樣一來也好管理。

而糧食問題,劉達說了當前的困難,目前只能按每口每日二升發糧。

眾人知道每日每口二升糧,實在難以吃飽,可眼下也沒有辦法,只能先去勸說屯田民再捱一捱,等八千頃田全部耕種了,到時糧食增收,大家就都能吃飽了。

劉達還命周尋的一萬青州軍回昌邑屯營,加緊訓練,以待戰事。

他不知道六月的時候,徐州下邳的闕宣還會不會進入泰山劫略,但不管他來不來,自己都必須要找一個理由去攻打徐州。

現在兗州養著五萬兵馬,這就像是家裡養著一隻老虎一樣,稍有不慎,就會反遭其害。

前世讀小說的時候,總是以為兵越多越好,現在才知道,兵也是要吃飯拿錢的。

兵多了,如果賞賜不豐,又想讓自己的兵士不去劫害百姓,那真的是太難了。

大半個月後,因為程昱和李乾呂虔滿寵等人的帶頭,州中不少豪族大戶都願意借糧,共借得五萬石糧。

然而這與劉達的借糧目標還差了一半,仍然有不少豪族大戶不願意借。

劉達探知,這主要是東郡的陳宮和萬潛等人在暗中攛掇,故意讓那些豪族大戶不要借。

他很想殺了這兩人,可是不能殺。

這兩人一個在兗州有名,一個是現任州治中,又沒有證據表明他們與州里相抗,如果殺了他們,那便是毀了自己的名聲,這可能比劉岱當初殺橋瑁影響還要惡劣。

讓劉達想不到的是,與自己有兩層遠親關係的高平劉氏,竟然也不願意借糧。

就是劉表的本家,仗著劉表之勢,又因為劉達與劉表同娶蔡氏女,覺得劉岱不會為難自己,便公然表示不借。

聽到這個訊息,讓劉達氣得直罵娘。

這自家人得要理解自己的難處才對,怎麼反而與自己公然作對。

再三思慮之後,劉達覺得這是一個機會,許多人可能看著劉氏不借,自己也不願借,畢竟有樣學樣嘛。

如果自己去勸劉氏借了,那別人就無話可說,連劉氏都出血了,自己還不得出點血。

想定之後,劉達便帶著趙雲去高平。

之所以一直帶著趙雲,一是因為信任他,二是因為他勇猛,三是想要經常與他相處,以後重用他別人也沒話說。

一路奔波,到了高平縣。

現在的劉氏族長是劉表從兄,叫劉華,五十多歲。

劉氏在高平雖然算不上是大富之族,但怎麼說也是王侯之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多了不敢說,借個二三千石糧還是可以的。

在一位當地村民的指引下,劉達來到劉華家門外,卻沒想到在這裡竟遇見了熟人。

正是治中萬潛,剛從劉華家裡出來。

二人相見,劉達微有驚愕,而萬潛卻是頗為驚懼。

估計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劉達會親自來高平。

“萬治中,好巧啊。”

劉達輕笑道。

“哦,劉將軍,是啊,我來……我聽說劉氏未願借糧,因此而來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