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自己都必須要走。

思定之後,他又考慮到如果帶著一百多名騎兵,趕路的速度會慢許多,還不如自己單騎跑快點。

他與那些騎兵一說,沒想到這些騎兵都是幽州人,都表示願意留在徐州跟隨劉備。

這樣趙雲倒省心了,給劉備留下一封告別書後,趁著關羽讀書張飛喝酒,劉備又被陶謙請去作客的時候,提矛牽馬,悄悄出城,向昌邑奔去。

待劉備作客回來知曉之後,直嘆:“子龍諾比千金,備惜不得此人啊!”

三十日之期已至,劉達帶領眾將等候在城外。

他已經連續五日出城等候了。

因為按他推算,趙雲如果十五日趕到郯縣,就算在郯縣歇息五日,回來都是騎兵,又只有一百多騎,又沒有馬車,日行百里應該沒問題。

所以前兩日本應該回到了,可是連等了幾日,卻仍未見到子龍身影,這讓他揪心不已。

劉達揪心,他身邊的這些將領也跟著揪心。

“將軍,我看那趙雲不會回來了,肯定是留在徐州跟著劉備了。”

“不錯,他說三十日內必回,現在都三十日了,哪裡見到人回來?”

“我看他是言而無信之人。”

劉達心裡動搖了,難道趙雲真的不回來了?不應該啊,以他的為人,不可能會言而無信。

想是這麼想,但說卻不是這麼說。

“我信子龍,他今日必回,你們在此等候,我去城百里相迎。”

說完拍馬向東奔去,太史慈拍馬緊跟,其他將領也不敢再說什麼,全部拍馬跟上。

跑出二十幾裡,仍未見到趙雲回來的身影,劉達心裡越來越焦急,正在此時,突聽太史慈喊道:“將軍,你看,前面有一騎奔回,似乎正是子龍。”

劉達停馬看去,這不是子龍又是何人!

只見趙雲猛抽馬鞭一路狂奔,疾馳而來。

劉達下馬而待,太史慈和其餘將領也紛紛下馬。

趙雲正拍馬急趕,眼看離昌邑只有二三十里路了,心裡越發著急,馬鞭也抽得越猛,卻忽然望見前面道上停著一群兵馬,細眼看去,沒想到竟是劉將軍等人。

他忙減了馬速,到了劉達面前停馬之後一躍而下,單腿跪地道:“將軍,趙雲回來了!”

劉達忙扶起趙雲:“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哈哈哈……我就說,子龍必回,我信子龍,猶如子龍信我!”

“將軍,雲終不背信!”

身後眾將皆賀,爾後眾人相隨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