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達答應了趙雲的請求,當日跟隨趙雲而來,後來歸降的那一百多名騎兵,全部交還給他,讓他帶著這些騎兵護送,兗州的兵則是一個也不用。

這麼做的目的是想要表現出對趙雲的絕對信任,讓他帶著這些原本就屬於自己的兵,想去哪裡都可以。

就算到了徐州選擇跟隨劉備也可以。

劉達認為,趙雲這樣的人,諾出必行,當他完成對關羽的許諾之後,便是完成對自己的許諾了。

當日他曾經說過,待他把劉備妻女送還給劉備後,就會回來在劉達馬前效力。

昌邑城外,劉達率領眾將出城相送。

“將軍放心,雲三十日內必回。”

趙雲坐在馬上,身穿鎧甲,肩披白色戰袍,手持長矛,向劉達拱手道。

“子龍勿過急,此去東海七八百里,又帶著婦孺,勿因急著趕路而苦累了她們,你何時回來都可,我在昌邑候著你便是。”

趕著馬車,又有婦人孩子,就算每日能走五十里,去到東海也要半個月了。

趙雲到了東海也得歇息幾天,回程急趕的話時間來得及,只是這樣太辛苦了。

當然,劉達心裡是希望趙雲早日回來的,畢竟人心不能猜透,雖然自己相信他會回來,可也要見到了才能真正放心。

“將軍,保重!”

趙雲向劉達拜別,護著馬車向東而去。

劉達看著趙雲遠去的身影揮手。

“將軍,他還會回來嗎?”

旁邊的將軍吳白問道。

“是啊,去了徐州,他若是跟了劉備,那咱們豈不是白救他了。”

“不錯,將軍應該勿將其兵交還,而以咱們兗州兵隨護。”

不少將軍校尉提出疑慮。

“他會回來的。”

另一邊的太史慈替劉達回答了。

劉達笑笑言道:“趙子龍和你們一樣,都是我完全可以信任之人。”

眾人聞言不再說話,心裡皆頗為得意,能被主帥信任,那是難得的一份榮耀。

直到趙雲的身影完全消逝之後,劉達才帶領眾將軍回城。

回到刺史府,劉達進府時,迎面一位年近五十歲的儒士打扮之人正搖頭嘆氣而出。

儒士見到劉達,忽然停住腳步,仔細端詳片刻之後,卻搖頭嘆氣更厲害了,嘴裡還在直言:“可惜,可惜!”

劉達看著他三步一回頭地走遠,心裡覺得莫名其妙,入到府內,父母二人正站在院中。

“父親,適才來訪之人,為何搖頭嘆氣而出?”

他向劉岱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劉岱笑笑說道:“文弘,你如今已年二十,早該婚娶了,適才來訪之人,乃是欲將其女許你為妻。”

劉達一聽樂了,終於有人操心起自己的終身大事了,不過這年頭一般只有男方向女方提親,這女家都是自己送上門了。

也難怪,自己的父親現在是兗州牧和鎮東將軍,自己又是揚威中郎將,又已到了婚娶之年而仍單身,那些世家豪族之人肯定想將女兒嫁給自己,好讓其家族在兗州更加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