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達自報家門。

“見過劉少君。”

于禁再次拱手見禮。

“於將軍到了,兗州就有救了。”

劉達拉著于禁的手笑道。

“禁非是將軍,只是軍中一名曲軍侯,正不知使君為何把禁召來,尚請少君解惑。”

對於于禁的困惑,劉達哈哈一笑,仍拉著于禁的手:“文則兄,使君知文則兄有大將之才,把你召來,擊退黃巾,你便就是將軍了。”

當將軍是每個兵士的夢想,于禁也不例外,但是要當上將軍,首先就得立軍功。打黃巾,倒是個不錯的立功機會,于禁聽了也就不再問什麼。

劉達介紹他與程立相見,然後又等了片刻,此時天已昏暗。

程立見他似乎仍在等人,問道:“少君還在等候何人?”

“使君去信曹東郡,向他借調曹子孝與陳公臺來共擊黃巾,不知今日他們是否亦能來到。”

“少君別等了,依我看,陳公臺不會來,曹子孝也不會來,咱們回城吧。”

“為何?”

劉達雖然想到可能是這個結果,但還是不願意相信。

“不為何,我只知他二人必不會來。”

程立明顯不想說太多。

劉達無奈,只好仍然趴在車上,程立於禁二人各騎馬驢,回到城中。

刺史府中早已設宴招待,劉岱出府相迎。

入席安坐,于禁見劉達拿了個軟墊子墊在腳上坐著,眼裡充滿了疑惑。

程立瞟見了于禁的疑惑,笑問道:“文則尚不知劉少君身上有傷,負傷出城相迎你我二人吧?”

于禁更加疑惑了:“少君身上有何傷?如何負傷?”

程立把劉達代受軍杖之事又講述了一遍。

于禁心裡一動,沒想到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曲軍侯,而刺史之子卻不顧傷痛,出城迎候,這等誠意甚是難得。

他還聽說劉岱向鮑信借他來昌邑就是劉達提出的,這說明了劉達對自己的肯定和信任。

士為知己者死,于禁忙起身向劉達拱手:“少君待禁之誠,令禁感動,禁必盡力協助使君與少君,擊退黃巾,保我兗州。”

當初黃巾亂起後,身為騎都尉的鮑信,受大將軍何進所遣,回泰山募兵。

當時于禁就應募跟著鮑信了。

現在他只是鮑信軍中一個曲軍侯,當鮑信跟他說劉使君要借他去相助討擊黃巾時,他不知道為何劉使君會借他一個小小的曲軍侯,畢竟在他之上還有許多校尉和將領。

鮑信也不理解,但這個要求並不算過分,便爽快的答應了劉岱的要求,把于禁派來。

劉達示意他坐下,問道:“如何擊退黃巾,文則兄可有看法?”

“我從濟北而來,路經東平,遍地都是黃巾賊人,城邑皆被黃巾所佔。不過,以禁看來,黃巾所圖,不過是安身尋食而已,並無大志。且其統領不一,分散各處,各自為營。我們兵少,若要擊敗黃巾,只能擇而擊之,集兗州之兵,而擊黃巾一營,如此可勝。”

于禁坐下後答道。

他所說的,和劉達所想差不多一樣。

都是要集己之長,攻敵之短。

劉岱和程立聽了都微微點頭,表示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