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達介紹他們與滿寵呂虔認識。

安排好二人,劉達來到王朗營中,親自向王朗致謝。

“王將軍,達替使君向將軍致謝!”

說完躬腰行了一個大揖禮。

王朗連忙還禮:“少君何須如此大禮,朗之所為,乃是份內之事。聽聞少君親自去請來了滿伯寧和任城呂子恪,少君果然識人。朗還聽聞少君讓使君向曹東郡求借陳公臺和曹子孝,來助使君擊黃巾。還有東阿程仲德,聽說還有一個叫于禁的,是在鮑濟北軍中……”

王朗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朗有一事不明,這于禁是在鮑濟北軍中,少君未曾去過濟北,與鮑濟北亦未有來往,是如何知曉此人,認為此人有大將之能呢?”

于禁這個人才,其實是你先發現的……劉達心裡這麼想,可不會這麼說。

“有能之人,總是先顯名於外,我亦未曾與於文則相見,只知此人有能。就像我未曾與滿伯寧呂子恪相見,卻知道此二人之能,因而親身拜訪。”

“少君說的是,少君識人於微,非朗之所及。”

“依王將軍看,我是否為有能之人?”

劉達故意問道,他想知道王朗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樣的。

王朗想了一下才回答:“少君自然是有能之人。”

“我有何能?”劉達追問。

“見事明斷,見人明辨。”王朗答道。

劉達點了點頭,這個評語雖然誇張了點,但自己聽了很受用。

好話誰都愛聽,自己也不例外。

“王將軍亦是精明之人,知可為,知不何為,兗州有王將軍,乃是兗州之幸,也是使君與達之幸。”

劉達同樣給王朗戴了一頂高帽。

“少君過獎,朗只是盡己心力而已。”

告辭王朗,劉達回到刺史府。

劉岱把他叫來房中,說道:“七百領鎧甲和二十輛戎車已經準備好,你何時使用?”

“那請父親明日把軍中眾將校召來議事。”

他本來是想等於禁和曹仁等人來了,再統一安排訓練。

可是要等他們來到,不知要幾日之後,而時間緊迫,不能再拖延下去,必須先進行訓練。

第二日,劉岱派人請來軍中眾將校,呂虔和滿寵,還有別駕王彧也都來了。

議事廳中,劉岱坐在上面,眾人列坐下面兩側。

“諸位,前次出戰兵敗,岱深感愧責,有負兗州百姓之託。如今黃巾肆虐兗州,聚在東平為害,我們必須儘快把他們趕出兗州。”

劉岱首先說道。

“只是黃巾甚眾,我們兵少,要想把他們徹底趕出兗州,非一日一時所能。吾兒文弘,跟我說一個月後可擊退黃巾,我信他,希望諸位也信他,與文弘一同齊心協力,共擊黃巾。”

“前次之戰,我腿腳受傷,行動不便,因此有些事情便讓文弘代勞,他之所為,猶如我之所為。前幾日,文弘讓我去把曹東郡麾下的曹仁,陳宮,還有鮑濟北麾下的于禁,東阿的程立請來,又讓我準備七百領鎧甲和二十輛戎車。”

“人我已經派人去請,鎧甲和戎車也已經準備好,接下來就看文弘如何安排了。文弘,你來說說,你將要如何行事。”

劉岱說到最後看向劉達,讓他向眾人說出他的計劃。

十幾日前,劉達在這議事廳裡出現,還是以死相諫劉岱出兵。

而今日,他卻是主戰之人,與眾人謀劃出兵之事。

十幾日前,他知道必敗,今日他雖不認為自己必敗,卻也無必勝的信心。

但是此戰不可避免,他必須出戰。

他向眾人拱了拱手,剛要說話,突然門吏匆忙闖進議事廳,後面還跟著一個風塵僕僕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