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自打他率涼州軍投降後,涼州的處境便越發難捱。

按大寧律,軍中士卒不論是臨陣脫逃還是主動投敵,一律按照“謀叛”罪名處治,其家眷皆要受到牽連。

單是這一項,涼州便有將近五萬人被徵作苦力,發配往前線運送糧草、修建工事,最終得以回鄉者十不存一。

而因為其它種種原因離開涼州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

就這樣,本就偏遠的涼州便變得更加荒涼。

直到最近,隨著一支支軍隊陸續到來,才讓這裡又變得熱鬧了一些。

晌午,涼州城南城門。

金日當頭,刺眼的陽光直射著獵獵作響的“涼”字旌旗,aanbaanb卻融不化深冬的寒冷。

城牆上的兵卒皆穿著厚厚的棉袍,aanbaanb握著長戈列隊來回巡邏。

而在他們腳下,抑或說整個涼州城外,aanbaanb放眼望去盡是密密麻麻的結帳連營。

粗略估計,此時駐紮在涼州城周圍的軍隊將近有五十萬之多,且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最遠處穿黑甲的,是最神秘、也最令人聞風喪膽的天狗軍。

稍近一些穿青甲的,是梁振帶來的十萬大蜀援軍。

距離城牆最近穿黃甲的,則是由韓兆統率的四十萬大寧軍。

五十萬人駐紮在涼州城外,其視覺效果無疑十分震撼。

他們便是眼下寧文均和魏長天能拿得出手的全部力量,也是即將爆發的大合戰的主力。

至於城中僅有三千之數的白甲涼州軍他們的任務只不過是維持城中秩序而已。

“開城門”

“快開城門”

“轟隆隆”

急促的喊聲突然響起,旋即便見鐵索滾動,高大的城門伴隨著巨響緩緩開啟,懸起的吊橋也轟然落在護城河對岸。

與此同時,兩輛馬車也徑直從遠處駛來,車上懸掛的“魏”字黑旗在陽光中分外清晰。

“魏家的人來了。”

“應當是魏公子吧。”

“估計是。”

“唉,你說這世道也是怪,年前魏家和朝廷還斗的那樣兇,轉眼就”

“慎言這些事哪裡是你我能議論的”

“”

看著由遠及近疾馳而來的馬車,城牆上的兵卒免不了交頭接耳幾句。

而也就在他們說話的功夫,兩輛馬車已然駛過城門,毫不減速的直奔已被徵作“戰事指揮中心”的州衙而去。

“讓路”

“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