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斯特爾到底什麼樣的球員?——世界足壇迄今為止最“獨一無二”的“中樞神經”。

在整個世界足壇,人們無一例外地認為舒斯特爾是一位標準的組織進攻型中場,也就是今天人們說的前腰。

他傳球視野極其開闊,長傳準得像是開了八倍鏡,在大傷之前,憑著兩條大長腿,突破能力也是一等一的,而且身體強壯,卡位精準,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一對一能力拔群,從人縫裡塞球的能力也相當不錯,從前腰到後腰,一條中軸線他都能包辦。

主要例證就是1980年歐洲盃上他表現出那傑出的組織才華,尤其是半決賽3:2擊敗荷蘭、決賽2:1擊敗當年的“歐洲紅魔”比利時那4次一個比一個精彩絕倫的助攻,被義大利媒體《米蘭體育報》形容為“當他跑動時,似乎大地都自動地為他讓開了道路”。

輔助例證就是他效力巴薩時期的顛峰的表演以及1988/89賽季,舒斯特爾剛剛轉投皇馬便為烏戈·桑切斯創紀錄地打進可怕的38個聯賽入球所貢獻那超過半數的各種助攻的卓越技巧與非凡創意讓人震驚!

在所有人的心目中,舒斯特爾是一位在80年代能夠與濟科、普拉蒂尼、馬拉多納相提並論的中場組織者。

但舒斯特爾的才華以及對足球發展的貢獻遠不止與此,在西班牙足球評論界,舒斯特爾卻一直被定位為後腰。

2008歐洲盃前夕,鑑於“4231”陣型的風靡和時髦,《馬卡報》請來前西班牙最默契的一對後腰:瓦倫西亞隊和西班牙國家隊的阿爾貝爾達和巴拉哈,大談有關“雙後腰”的一切,三方(兩位球員加上採訪者馬塔亞納)的意見非常一致,認為“雙後腰是個新事物,大概出現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時期,由巴薩的舒斯特爾所開創,因為他總是一個人站在後衛面前直接接球組織向前推進……”

“雙後腰的出現是因為沒有一個人能有舒斯特爾的功力,他在後衛線前基本上搞定一切……”多麼經典的評論。

在德國,人們又認為舒斯特爾是個自由人。

據統計,貝肯鮑爾退役後,德國隊先後有27個人打過自由人的位置,其中就有舒斯特爾。

他19歲入選國家隊,上來就做了一年多主力,踢的還是被有些神話的“自由人”。

就這樣,舒斯特爾在德國自由人排名中居第四,也僅僅落後於赫內斯、福格茨和邦霍夫,斯蒂利克、福斯特爾都不如他。

縱使是貝肯鮑爾也只是在26、7歲時才敢打的位置,舒斯特爾19歲打了一年就是歷史第四,這是真正的超級天才。

可以說,舒斯特爾自己就是哈白布三個人的合體,還要加上皮克的卡位能力,以及庫蒂尼奧的遠射功力。球場的位置分工根本無法限制他。

如果拿後面球員做比較的話,大概是皮爾洛和博格巴的混合體——皮爾洛的組織和傳球,加上博格巴的體魄和突破。

哦,順便再加上堪比小貝的相貌,以及不可思議的乖戾性格。

球員時期——巴薩之王舒斯特爾在巴薩如日中天,很快,他發現自己的地位變了,因為馬拉多納來了。

馬拉多納帶著世界第一身價的名號加盟巴薩,加上後來梅諾蒂的入主,舒斯特爾的角色用現代話說有點邊緣化了。

可是,阿根廷幫失算了,馬拉多納的到來並沒有帶來冠軍,梅諾蒂說“我們會以10分的優勢奪冠”結果成為笑柄。

198283賽季,巴薩只獲得國王杯,而且在決賽中,舒斯特爾無論表現還是作用,都比馬拉多納強。

但舒斯特爾命不好,誰讓馬拉多納在隊裡呢。

只要阿根廷人不受傷,舒斯特爾就得時不時當替補。

198384賽季,巴薩兩手空空,一無所獲。

馬拉多納緊接著去了那不勒斯。

你也許會問,舒斯特爾哪比馬拉多納強啊?

問題在於馬拉多納走了之後,巴薩終於確立了舒斯特爾的核心,任命他做隊長。

這下了不得了,巴薩聯賽裡勢如破竹,提前一個月奪冠,這是11年後巴薩重新奪得聯賽冠軍,重要的是巴薩3比0和3比2雙殺皇馬。

舒斯特爾被譽為庫巴拉、蘇亞雷斯和克魯伊夫之後又一個“真正的巴塞羅那主人”,這一點馬拉多納機會比舒斯特爾好,但他並沒有做到。

1986年冠軍盃決賽,巴塞羅那對陣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星。

大家應該都知道,這是冠軍盃有史以來最沉悶的一場決賽——雙方都破門乏術,舒斯特爾在常規時間還有5分鐘時居然主動申請下場,然後直接回了酒店。

主席努涅斯直接宣佈,球隊將永遠不會再將舒斯特爾放入一線隊,同時拒絕了所有其它球隊的報價。

於是舒斯特爾在26歲的黃金年齡,整整一年沒有打過比賽——原來中國俱樂部三停的鼻祖,是巴塞羅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