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以後的日子還長,且行且珍惜(第2/5頁)
章節報錯
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現實情況。
在趙昆推動的改造下,大秦已經逐漸出現了農商並重的思想苗頭。
正如同十六世紀的歐洲一樣。
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大秦百姓定然會對大海趨之若鶩。
緊隨商業大潮到來的大航海時代中,普通百姓充其量只能在大秦周邊海域淘金。
遠洋貿易的巨大耗費,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歐洲採取的是聯合資本。
按投入比例分配收益的股份公司模式,最終催生出了所謂東印度公司這種畸形怪物。
這種方式,不是趙昆的最優選擇。
在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中,趙昆早就為商人套上了一層枷鎖。
因為他深知商人見到海上貿易的鉅額利潤之後,就像是見了血的鯊魚一樣,很難掌控。
所以,當侯生的事例發生後,他才會想到成立海軍,甚至監管海客的朝廷部門。
商人們雖然有遠洋貿易的權利,但必須得處在朝廷的掌控之下。
不過,想要遏制這些商人,只有行政權的朝廷部門顯然是不夠看的。
成立海軍,保護大秦的海上利益,震懾別有野心的海客,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趙昆現在需要考慮的,是派誰去訓練,執掌海軍。
王離?
這傢伙的軍事才能肯定是沒得說,但心性有點問題,不是一軍主帥的最好人選。
韓信?
他倒是大將之才,只不過到現在都沒有機會接觸兵事,貿然讓他去訓練新軍,恐怕也是不成。
扶蘇想來想去,似乎只有身在南越的章邯最適合擔當此任了。
章邯在南越已經待了一段時間了,想必應該適應了南越的氣候環境。
再加上南越在南海那邊,算是一個天然的港口。
等關中與南越的貿易成行,南越一定會變得更加發達,到時候在那邊訓練海軍,也可以事半功倍。
沉吟半晌,趙昆扭頭望向扶蘇:“大哥,我覺得這件事可以當作一個典型來處理,凡是有意出海淘金的商會,你都可以讓人召集起來,共同商議海事行政法!”
“特別強調大秦的海軍會嚴厲打擊不法之徒,同時保證他們在海外的利益!”
“好!”
扶蘇點了點頭,又問:“海軍的事,你準備讓誰負責?”
“我比較傾向章邯,大哥有合適的人選嗎?”趙昆開誠佈公的說道。
扶蘇想了想:“我覺得王離可行,羌族那地方,真不適合他!”
“剛開始,我也想用王離,但那傢伙性格還不夠穩重,得磨練幾年再說。”
“蒙恬將軍的性格穩重,你要不要他做蒙恬將軍的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