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始皇傳位,天下震動!(第3/5頁)
章節報錯
這是搞突然襲擊啊!
之前趙昆堅決拒絕,嬴政無奈只能打消念頭。
但這次嬴政誰都沒有提前打招呼,直接釋出聖旨。
其中所表露出來的決心,誰都能看出來。
嬴政分明是在說:朕不想跟你推推讓讓的了,這個皇位,你坐也得坐,不坐也得坐!
當然,按照現行的規矩,嬴政的旨意應該先發到決議會,進行討論一番,再決定是否頒佈。
但面對這樣一道聖旨,會有人反對麼?
站在殿外的趙昆,苦笑一聲,最終還是沒有進入大殿,直接轉身離開了咸陽宮。
他知道,嬴政一直都是行事極其果決的帝王。
之前他能夠拒絕成功,完全是因為嬴政也有自己的考量。
嬴政第一次跟趙昆提出讓位的時候,是他去甘泉宮度假之前。
那時候,大秦剛剛平定戰亂不久,內部勳貴勢力極其龐大,除了嬴政,無人能夠壓服他們。
就連扶蘇監國,推行改革的時候,也受到了頗多掣肘。
有嬴政鎮壓大秦,都是如此。
若他真的腦袋一熱,答應了嬴政傳位的要求,那大秦的發展絕對不會如此順利。
後面幾次拒絕,多多少少也是出於這方面的原因。
但隨著時間推移,趙昆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對朝堂的掌控。
國內上下,可謂是萬眾一心。
趙昆想要推行什麼政策,幾乎無人反對。
這種時候,他登臨大寶,完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嬴政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
因此,他才直接擬定了這道聖旨。
而且直接在大朝會上宣佈,完全沒有給任何人反應的時間。
平心而論,如果趙昆咬咬牙,聯合決議會眾人,也有把握抗旨不遵。
但是,這又有什麼意義?
歷數嬴政的前半生,作為帝王的功業,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甚至趙昆都敢說,後來者,可與嬴政相比的,也寥寥無幾。
大秦一統諸夏之後,嬴政身為九五之尊,一向一言九鼎。
這個時候,若決議會反對嬴政的聖旨,引發的連鎖反應,趙昆想都不敢想。
而且,作為兒子,趙昆也絕對不能拒絕。
之前父子兩人都是口頭對答,但嬴政下發聖旨,即便是趙昆,也不能夠拒絕。
拒絕,便是不忠不孝。
趙昆心裡,現在浮現起一種奇怪的感覺。
按照最新慣例,決議會有任何決策,都會在咸陽宮前的廣場公示牌上張貼。
然後,再透過報紙,傳達到全國各地。
中午時分,咸陽宮的宮前廣場,被密密麻麻的百姓圍得水洩不通。
即便是這段時間閉門苦讀,兩耳不聞窗外事計程車子們,同樣擠在這裡。
人雖然多,卻一點都不鬨鬧。
這些人都是得知訊息後,自發來到此地的。
經歷了平定百越的狂歡,如今關中的喜慶之意未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