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誥’,大多都是佈告公文之類的。

正式或者嚴肅的程度,從高到低,不一而足。

但是,大秦自統一六國之後,能夠用到‘制’的聖旨,少之又少。

大多數情況,都是對外用兵,或者國內有什麼重大的事務需要處理,才會使用‘制’這種聖旨。

不過,最近秦國歌舞昇平,一派祥和,就連不安定的百越之地,都徹底平定,甚至還在建造新的郡城。

也沒聽說始皇帝身體有何不適。

為什麼突然要發一道如此嚴肅的聖旨?

卻聽喜接著念道:“朕聞太古有號母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諡。

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思及此,故朕為始皇帝。

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秦自困頓而起,六世爭鋒,及朕,由有此煌煌基業。

朕今為前代君王剖白言之,蓋由天下事繁,不勝勞憊之所致也。

太子趙昆,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可為二世。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釋服佈告天下,傳達朕意。”

喜唸到一半的時候,群臣的臉色盡皆大變。

在場眾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熟讀經典的重臣。

這份佶屈聱牙的聖旨,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大白話。

第一,嬴政不承認胡亥的正統地位,直接將胡亥的秦二世打入塵埃。

第二,嬴政傳位給了趙昆。

喜不急不緩的唸完最後一句話。

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已經跪在了地上。

大秦的跪拜其實很常見,在以前椅子還沒有流行起來之前,人們都是跪坐的。

一些禮儀要求,動不動就大禮參拜。

所以跪拜什麼的,並不是什麼特別罕見的事情。

不過,在接聖旨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嚴肅的要求。

之前嬴政時不時打發人去決議會帶個口信,或者在朝堂上宣讀一些詔書,大家也都不太注重這些方面。

但這份聖旨卻不同。

這是嬴政的傳位聖旨啊!

所有人的臉色都極其複雜。

十位決議會重臣,尤其如此。

儘管他們都知道,嬴政早就有傳位的想法。

但誰都沒想到,這件事情會發生得這麼突然。

這就傳位了?

所有人震驚之餘,一臉懵逼。

之前嬴政和趙昆父子二人,傳位、拒絕,傳位、拒絕。

這樣的事情翻來覆去上演過兩三次。

因為趙昆態度堅決,再加上遠赴百越之地,所以嬴政一直都沒有如願。

不過,這次卻不同,趙昆回來了。

而且嬴政擬下這道聖旨之前,分明沒跟他商議。

直到現在,趙昆都沒出現在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