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要玩,就玩一個大的(第1/5頁)
章節報錯
同一時代下的西方,羅馬共和國已經採用了共和體制。
執政官對長老院負責的體制,維持了羅馬數百年的歐洲霸主地位。
隨著扶蘇即將奔赴美洲,嬴政讓位的心思也越來越重,趙昆知道自己拖不了多久了。
所以才開始計劃改變。
其實如今在大秦流傳的所謂新朝,在趙昆心中,並不那麼認同.....
新人新氣象,他心中的新朝,又怎麼可能是僅僅設立幾個新機構,推行幾個新計劃呢?
要改,那就從體制上來一個翻天覆地的改革。
趙昆當然不是真的想削弱皇權,他追求的,是在一件事情上的群策群力。
至少,從表面上看,比較民主。
這種做法,非但不會減弱帝王的權威,反而會讓臣子更加擁戴。
讓臣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參與感。
在參加大朝會之前,趙昆就與陳平通了信件,要以他之言,在群臣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讓他們以為,國朝大事,並非某個人一言而決。
“南越乃荒蠻之地,蠻族不可輕用。關中大好地域多的是,也未曾投入如此重金,老臣認為不妥!”蒙毅道。
“右丞相此言差矣。大秦統一諸夏,何來地域之分?眾所周知,關中富庶,但外郡貧瘠久矣!”
陳平針鋒相對:“太子興建鐵路,聯通咸陽、洛邑,貫通東西。而洛邑以南,則以廣南為佳。”
“強枝弱幹,何以國為?”
“禮儀之道,理當一視同仁!”
“關中富庶已久,然大秦昌盛,雖源自關中,卻不可厚此薄彼。須知獨木不興,孤陽不長,莫過如是。”
這是新老朝堂之間,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以奏對形式交鋒。
雖然在嬴政的注視下,雙方的爭執,也是火藥味十足。
即便在一旁觀禮的眾多番邦外臣,都是戰戰兢兢。
讓他們這群在嬴政面前大聲喘氣都不敢的人,理解眼前的景象,實在是太難為人了。
爭論一陣,嬴政感覺差不多了,這才出言打斷。
“建設廣南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太子既然提出了計劃,朕心意已決,這件事情,就此打住吧!”
嬴政話音落下,剛才還爭吵不休的兩方人馬,頓時偃旗息鼓。
就在此刻,從牢獄中解脫出來的扶蘇,恭敬上前,朝嬴政拱手道:“父皇,還是商議一下具體安排吧!”
聽到這話,整個朝堂都安靜了下來。兩派朝臣面面相覷。
隨後,蒙毅直接說道:“洛邑地處中原,與咸陽之間更是一馬平川,臣以為,修建兩地之間的鐵路,並不需要大費周章,不若將大部人力投入新城建設。”
蕭何笑道:“老丞相所言極是。”
蒙毅雖未名義上的百官之首,但他在朝中威望不足。
論倚重,他不如曾經的李斯。
論信任,他不如曾經的頓弱。
論感情,他更比不上王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