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昆跟蘇理亞等人參加大秦學宮的研討會時。

咸陽,廷尉府中。

蕭何和曹參也在進行著一場對大秦來說至關重要的談話。

曹參能踏入朝堂,多虧了此前扶蘇的引薦。

而蕭何也缺人手,自然而然的用上了他。

自從大秦的經濟飛速發展,以前制定的商法,又要作出改變,如今二人接到嬴政的命令,每日閉門不出,潛心研究相關事宜。

然而,如今的大秦一日三變。

商行們的新花樣,層出不窮。

可以說,兩人完全是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大秦的商人。

如果新商法制定出來,很容易就被商人找到漏洞,那就鬧笑話了。

即便是蕭何,也感覺這個任務,是自己有生以來,做得最為戰戰兢兢的一件事情。

如今,商法的制定程序剛剛過半。

他們卻不得不停下來。

因為隨著大秦市場經濟框架的逐步確立,以前那跟胡鬧一般的稅率,就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而改制稅率的要求,居然是商人們主動提出來的。

聽說嬴政得知這個訊息後,愣了半天沒回過神來。

大秦百姓雖然勤勞,但以往沉重的徭役賦稅,卻如同套在他們頭上的枷鎖。

一向都是百姓們絞盡腦汁想要逃稅逃役,何曾聽說過有人主動要求交稅的?

商人們之所以這麼做,其實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

他們害怕啊!

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出以後,做生意的方式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

這些商人們從來沒有想過,錢居然這麼好賺!

只要從科學院拿到一些技術許可,隨便開個工廠。

然後,錢就流水一般流進自己家裡。

眼看著家裡的錢幣越來越多,這些人心裡也不由得犯憷!

有些時候,錢多了,未必就是好事。

如果還是按照以往的那個稅收方式,這錢他們拿的實在是燙手。

賺十個銅幣,只需要交一個銅幣的稅。

而且去西域經商,居然一律不收關稅。

這錢賺得,都讓人有點膽戰心驚!

所有商人都害怕,等嬴政反應過來之後,不會給他們好果子吃。

於是,商行們聚集起來,以商會的名義,向嬴政進言,請重新制定商稅。

他們的話說得也很漂亮。

“太子曾言,扶持商行,其意在藏富於民。然想民不加賦而國足用,乃千古唯有之盛世。吾等商行身無長物,唯有以稅資國,盡綿薄之力。”

嬴政看過之後,哂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