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幾天,她發現忘憂閣進入了一個不溫不火的階段,每晚來的客人,以新客居多,回頭客越來越少……

李伶靜心裡有些慌,她家裡是做布匹生意的,而生意經常常是一通百通:若是留不住回頭客,生意遲早會走向死局,因為新客不是源源不絕的。

盛京城裡的客人數量只有這些,新客來一批就少一批,等到新客繼續變少,只怕以後忘憂閣每晚都要虧損!

她再次仔細翻看賬本,發現有鶯歌獻藝的那幾晚,不溫不火的生意就會回暖。

鶯歌不是每晚都獻藝,她最寶貝自己的嗓子,唱兩晚就要歇三日,且每日都拿潤嗓的湯水滋補著,這才保證自己能唱出天籟之音。

如今該怎麼辦?難道要讓鶯歌多唱幾晚嗎?……姚娘一定不會同意,鶯歌是南邊的當紅歌伎,姚娘為她贖身花了不少銀子,若不是鶯歌本身年紀偏大了,且那邊的老鴇已經另養出了年輕的好苗子,老鴇是萬萬不會放鶯歌走的。

可是鶯歌不唱,生意就涼涼,若是能再找一個身懷絕藝的女子該多好,這樣就可以填補上鶯歌養嗓子那幾晚。

這事不容易,暫不提驚才絕豔者本就是世間罕有,即便這樣的女子出現了,那麼多花樓和歌舞坊你爭我搶,忘憂閣未必能搶得過。

李伶靜的臉上寫滿了愁雲慘淡。

她設想過做生意會遇到各種挫折,但她沒想到挫折會來得這麼快。

夜晚她坐在窗前整理賬本,側頭望了眼街對面的喜客來——那邊也剛剛打烊。

在經歷過新店開張的幾日火熱後,喜客來似乎也進入不溫不火的境況中,但李伶靜知道,對面賺得一定比她多。

因為喜客來是酒樓,從中午就開始營業,而忘憂閣是傍晚開始營業,而且喜客來有固定一批客人,是謝律從翰林院帶去的同僚,而忘憂閣還沒有培養出自己的老客戶。

怎麼辦?

增加營業時間?……姚娘肯定也不會同意,姑娘們需要休息充沛,且白天總要預留出排演歌舞的時間。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僵局該怎麼破?

她想破了腦殼也想不出,只能找了姚娘和時羨魚商量。

姚娘不急,“知情知趣的客人,自然會懂我們忘憂閣的好處,那些留不住的客人,要麼是嫌貴,要麼是想睡姑娘,不來也罷。”

在技藝這方面,姚娘有自己的堅持,總覺得是金子就一定會發光,接下來只需等待時機。

時羨魚也只能紙上談兵,與李伶靜說:“做生意要掌握4P理論,產品、價格、渠道、推廣。”

李伶靜不解的問:“道長,何謂產品、價格、娶……娶什麼道?還有推廣?”

時羨魚:“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