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雲風是第一次吃這樣原汁原味兒的海鮮,剛吃了兩口覺得不是很得勁兒,總感覺像是少了點兒什麼似的。

腦子裡忽然閃現出要是來一份辣椒蘸水該有多好?

川內很多地方,這清蒸出來的魚都會弄一點兒幹辣椒麵作為蘸料來吃,更別說滷菜也喜歡配上這種幹辣椒麵做的“幹碟”。

但是多品嚐了幾口之後,發現這風味兒還是很獨特的,就算是不加辣椒也還是能夠讓喜歡吃辣的人接受。

石斑魚那鮮嫩的肉質以及醬油的鹹香,讓味蕾活躍跳動了起來,果然是大海的味道。

可心看著自己碗裡的眾多皮皮蝦有些犯難,這味道比平時吃到的要好吃太多了,但是就是自己剝殼太慢。

這裡的皮皮蝦新鮮了許多,而且口感很是有些甘甜,特別是蒜蓉味道的,讓可心頻頻舔手指,吃得打呼過癮。

一斤多重的青蟹個頭看起來還是很大的,大家把這個最大的,接近有兩斤重的青蟹給了楚雲風。

楚雲風將自己的手腕跟它的大鉗子比了一下,發現這鉗子都快有手腕粗了,兩個大鉗子加起來估計得有一斤重。

特別是開啟了蟹殼之後,發現裡面滿滿的都是黃,而且還在流油,看來很是肥美啊。

螃蟹看起來非常誘人,但是該怎麼吃呢?楚雲風有些犯難了。

這可是自己第一次吃螃蟹,而且一來就是這麼大的一隻,到底該從哪裡下嘴呢?

看到楚雲風犯難的樣子,慕晴笑了起來,開始教楚雲風先去除殼裡的蟹腮,然後再去掉那黑乎乎的腸子,以及一個三角形的胃。

這樣,就能夠品嚐到美味兒的蟹黃了。

楚雲風看到她們將蟹腿拆了下來,也是有樣學樣,,再用勺子敲一敲大鉗子,很快,那滿滿白嫩的蟹肉就出現在了眼前。

蘸料就是一份簡簡單單的醋,似乎配起來還挺不錯的。

楚雲風感覺還是直接吃比較有感覺,這蟹鉗裡面的肉甜絲絲的,略帶一點兒大海的鹹味兒,的確是很好吃。

鰻魚選的是白鰻,煲製出來的湯奶白奶白的,喝起來非常的鮮甜,確實是要比河鮮來得美味兒一些。

而且楚雲風還發現陳師傅其實根本就沒有放很多香料,也就是一點兒薑片和蔥,外帶一點兒食鹽。

就這麼簡簡單單的調味料,就能夠烹製出如此一份美味兒的魚湯,讓楚雲風一下明白了那“原汁原味”的真正含義。

如果是自己烹製這道菜的話,一定會放一些胡椒進去的,這是為了增加它的鮮味兒,而且也能夠起到一些去腥的作用。

其實在瓊海地區,胡椒還是這裡的特產,而且品質還非常好,平常胡椒的使用率還是很高的。

楚雲風想了想,可能是陳師傅為了自己體驗一下原味才沒有放的吧,而且這也跟大師傅的手藝有關係。

手藝差的師傅,要是不放點兒胡椒,這湯做出來估計腥味兒會很濃郁的。

這些菜給楚雲風的感受就是,這邊完全不能吃辣,可能在川西地區的微辣,對於這邊的人來說估計都得辣得吃不下飯。

第二天搞不好不是長痘就是嗓子疼,所以這邊吃的很多辣椒其實都不辣,或者說是不太辣。

幫可心弄了幾隻皮皮蝦之後,楚雲風自己也嚐了兩隻,覺得這皮皮蝦就算是椒鹽的也不太入味兒,還是蒜蓉的比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