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千古奇冤—“麻婆不麻”(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個時候挑油使用的都是竹子編制的竹簍子,這些挑夫就將竹簍子裡面剩下的油,也就是簍子裡的底油,一些油渣渣,倒進了一個小盆裡。
然後隔壁王姓豆腐店去買了點兒豆腐回來,請陳氏幫忙燒製一下,給一點兒加工費即可。
陳氏欣然接受了這樣的方式,就用自己炕制過的辣椒麵(SC地區叫做糊辣椒),加上一些花椒開始燒製。
做出來的豆腐吃起來又麻、又辣、又燙,得到了這些挑夫們的好評,當時被大家叫熱情地做“麻辣燙”,這生意就開始變得越來越好。
這些挑夫裡面有部分人,由於長期從事這樣的體力活,這肚子裡不見一點兒油葷味可是不行,於是便去周圍的肉鋪上割了一點兒豬肉回來。
由於陳氏為人比較和善,當這些挑夫將豬肉拿來的時候,也欣然地願意幫他們加工,於是便想到了將豬肉用來跟豆腐一起來燒製。
為了更好的入味和讓豬肉更容易燒熟,於是陳氏就將豬肉切成小片來燒製,這燒出來的味道更加的美味了,讓許多人直呼吃得過癮。
另外一批挑夫口味兒比較刁鑽,更加喜歡吃牛肉,於是便去割了一些牛肉回來。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當時的蓉城地區是不吃水牛的,吃的都是黃牛,所以這割回來的自然都是黃牛肉。
陳氏看到牛肉的時候有些犯難了,這牛肉跟豬肉可不一樣,牛肉是不容易做熟的,最後便想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將牛肉給剁成顆粒,然後用菜籽油先將它給炒酥。
在烹製的豆腐快要熟的時候,將這些酥爛的牛肉碎放進去,然後再去飯店後面的菜地裡掐點兒蒜苗切了之後丟進去。
這樣做出來的豆腐,可是將這些挑夫們的口味給完全征服了,大家紛紛表示這個味道簡直是太絕了,好吃得不得了。
從這一刻開始,這陳興盛飯鋪做的豆腐便徹底的出名了,來吃飯的人是越來越多,大家一傳十、十傳百,都知道了他們家做的豆腐風味非常的好。
於是乎,這出名了的豆腐便要開始起名字了......”車老喝了一口水,看著眼前三雙好奇的眼睛,笑了笑接著說道。
“這就是我一直在研究的地方,也是最近才有了一個明確的結果。
那就是這豆腐雖然做得麻辣鮮香,但是這陳氏卻“不麻”,意思就是這陳氏的臉上其實是一點兒“麻子”都沒有,那你們知道這“陳麻婆”的叫法是怎麼來的嗎?”
車老說到這裡故意不說了,開心地看著三人,就是故意吊大家的胃口。
“車爺爺,您就快說吧,我給您捶捶腿。”
“車爺爺,我給您按按肩,您快講講吧!”
瀟瀟和艾艾極其會來事兒,馬上開始進行情感攻勢......
“好好好,哎喲,停停停,你們倆快要把我這把老骨頭給拆散嘍......
其實啊,這臉上有麻子的人是陳春福,他臉上坑坑窪窪的,所以大家都叫他陳麻子。
而陳氏呢因為嫁給了陳春福,按照過去社會的舊習俗,就要隨夫家的姓,所以大家漸漸地就開始叫陳氏為“陳麻婆”。
而這豆腐越來越有名,大家也就開始順勢叫起了“麻婆豆腐”。
這就是這道菜名的真實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