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老,我還有個問題,按照剛才您的講述來看,似乎在1947年前的時候,薛師傅做菜是不放豆瓣醬的。

而後來1957年重新開業了之後,薛師傅還有沒有去新開的店上班呢?那個時候他用的調料有什麼變化呢?”

這是理清這兩個時間節點最重要的地方,也是兩種做法不同的關鍵之處。

“是的,搬遷之後,薛師傅繼續在店裡工作,還將手藝傳授給了溫巧巧的後人。

那個時候生活條件好了許多,所以在調料上的選用也豐富了起來,於是便新增了豆瓣醬。

以前是直接撒入的辣椒麵,後來則是下入煉製好的紅油,這些調料上的變化使得這道菜的口味更加豐富了起來。

但是我總覺得味道沒有以前的好了,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車老嘆息地說道,楚雲風很是能夠理解車老的心情,無論是誰,嘗過了那令人懷念的味道之後,再也品嚐不到的失落心情是很難過的。

“我明白了,我回去之後就先實驗一下,成功了之後就來邀請您去品嚐,”

楚雲風感覺這一趟來得簡直是太值得了,竟然找到了一位當年親身經歷者來親口講述,不僅瞭解到了當年做這道菜的真實用料,而且還了解到了這道菜的真實背景。

這道菜一定要做一個專場的直播,給大家好好講解一番這道菜的由來,特別是要幫溫巧巧“洗冤”才行。

這麼多年揹負這樣的“誤會”,不僅僅讓大家無法體會到這道菜的魅力,而且更是文化上的一種缺失。

特別是對外的文化輸出,要是自己都還沒搞清楚,如何去讓別人相信和信服?

如果放任不管的話,說不定這件事情的真相就會慢慢地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這是一個有追求的廚師所不能容忍的。

更別說這道菜已經成為了一道世界名菜,如果發展到幾個老外各執一詞來討論“麻婆”的姓氏,這讓大家臉上怎麼掛得住?

而這個講述者非車老不可,晚點兒再跟他老人家商量這件事兒吧,最關鍵的是自己需要將這兩種做法復原才行。

“呵呵,那好啊,那我就等你的訊息了。”

車老雖然看著是滿懷期待,但是楚雲風怎麼感覺他好像有些對自己有些信心不足呢?

“車爺爺,您就放心吧,楚老闆的手藝可好了,他在魁星樓街開了一家店,每天去吃飯的人可多了。”

瀟瀟沒有察覺出車老的真實心態,只不過是讓車老知道楚雲風的廚藝確實還不錯。

“哦~!那還不錯嘛。不過現在這快二十年的時間裡啊,川菜的改變可是太大了,變得開始麻辣當道,失去了許多原本的味道。

這樣的做菜方式雖然很是具有強烈的侵略性,這種口味攻城拔寨也確實很厲害,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的熱衷口味。

但是這一路高歌之下,失去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那些以往復合的味型,微妙的味覺,高階的呈現,都已經是不復存在,這一個勁地追求麻辣之下,做出來的大多都是江湖菜。

無他,簡單、易學、受眾廣罷了......

呵呵~!一時興起,吐槽了一下,你們不要介意啊......”車老的表情漸漸地失落了起來......

但他老人家的吐槽跟候會長之前的心情是一樣的,川菜近20年來的變化,一味地追求麻辣,其實讓很多的大廚都有怨言。

什麼時候川菜變得如此low了?竟然讓大眾認為川菜沒有上檔次的菜,連海鮮都不會做的地步,這簡直就是開歷史的倒車嘛?!

“車爺爺,您可是不知道,楚老闆還有一家店,那可是專門做川菜的高階菜式的,那些菜我以前可是一個都沒聽過。

要不是因為太貴,還有預定太難,我都好想、好想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