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磨出來的青稞面並不是純白色的,這是加上麩殼一起磨製出來的,所以是帶著一種灰灰的顏色。

帶著麩殼這微量元素會更高,而且香味兒也會提升不少,整個水磨坊裡面充斥著青稞濃郁的香味兒,怎麼聞都不膩。

“楚兄弟,青稞面磨好了,走吧,咱們回去做糌粑,讓你們好好嚐嚐這水淘糌粑的美味兒!”

扎西本來是想要拍一拍楚雲風的肩膀,不過很快反應過來自己手上全部都是麵粉,所以微微尷尬了一下之後笑了起來。

“扎西兄弟,走吧,我已經是等不及了!”

楚雲風本來是想要搭把手的,不過扎西卻不讓他上手,自己一個人扛起一袋青稞面就走,拉姆笑了笑邀請楚雲風和慕晴回家。

早上的時候楚雲風就已經給王巖山打電話了,他昨天也並沒有回家,而是在附近的鎮上住了一天,其實主要是幫楚雲風采買一些東西。

一是這邊的土特產,那可真是買了不少,特別是這邊的犛牛肉乾,王巖山自然是知道哪裡有靚貨。

另外還有一些蟲草類的東西,不過這東西沒有在鎮上買,而是託人送到了鎮上,然後跟著這些土特產一起寄去了京城。

今天車上裝著的主要就是塑膠桶,整個後備箱都是,這是楚雲風要求的,說是要裝上一些當地的雪水回去。

王巖山雖然不知道楚雲風要這些雪水做什麼,不過既然他說了,而且還要得多,所以自然也就給他弄了不少。

當然了,楚雲風是提前給王巖山轉了錢的,買這麼多東西肯定是不能讓別人墊錢的嘛,而自己也知道了王巖山家裡的地址,已經從蓉城那邊給他郵寄了一份禮物過來。

什麼東西都有,而且種類都很豐富,關鍵是楚雲風看出來了,今天自己跟慕晴回城的時候,要是在鎮上買東西的話,王巖山肯定是不會答應的。

這擺明了就是要送給他的嘛,這王巖山本來就很好客,加上又是吳老闆的熟人,這太客氣了不是他的風格。

帶著這剛磨好的青稞面回到家裡之後,拉姆便開始燒水了,先把茶葉給泡上,這茶葉一拿出來之後,楚雲風頓時奇怪地叫了一聲。

“咦,這茶葉怎麼跟平時見到的不一樣啊?”

當地現在喝的茶葉可以選擇的太多了,各地的茶葉都有,看家家戶戶自己的口味兒,不像以前就只有邊茶可選。

而楚雲風之前製作糌粑的時候,全部都是用邊茶來製作的,這種磚茶在解放前是這邊常喝的茶葉,可是效果不太理想。

因為這茶水無論是怎麼泡,還是年份的更換,讓這糌粑的味道都無法有所突破,所以楚雲風一直都在懷疑這糌粑所用的茶葉會不會有問題。

不過後來想了想應該問題不大,那個時候這邊普遍都是用的邊茶,而那家人應該也不會用到其它的茶葉。

但是現在看起來,這拉姆拿出來的茶葉很是有些不同,光是這葉子就不一般。

看到楚雲風有所疑惑,扎西看了一眼馬上就解釋了起來:“這種茶叫做甲恩茶,是我們家專門配著這種水淘糌粑的茶葉。

這種茶葉泡出來的味道能夠增加一種很不一樣的香味兒,待會兒你嚐嚐就知道了!”

專門配合製作糌粑的?

楚雲風一下就眼神放光,感情這關鍵的地方還在這裡啊?.

甲恩茶?

楚雲風連忙拿了一些在手上仔細檢視了起來,這茶葉粒明顯很大,而且顏色也比較豔麗,跟普通發酵過後的茶葉很是不同。

拉姆看到楚雲風這麼感興趣,於是一邊泡茶一邊說道:“這甲恩茶據說是起源於民國時期咱們縣的色西底鄉湯麥村。

以前由於交通和經濟等困難,所以我們普通貧民製作甲恩茶的原料就採摘野生植物“俄色”樹的樹葉。

製作的方法也很簡單,每當每年七、八月份“俄色”樹開始結果時採下樹上的葉子裝入麻袋或背兜內漚上一段時間。

這樣就能夠讓它的綠葉變為黃色,然後放入清水中淘洗乾淨,盛入一大鍋內加上“畢朵”,這是我們當地一種土鹼。

摻水一道之後煮到水乾色烏黑為止,然後將煮好的甲恩茶曬乾收好,每次燒茶抓上一撮就行了。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不少人都已經不喝這種甲恩茶了,即便是有人還想喝,都已經不用俄色樹的樹葉了,而是選用金尖茶和白鹼或蘇打。

但是製作加工的方法是一樣的,煮出的甲恩茶不顏色要更加美一些,只不過這香味兒不太一樣。

我們家是已經習慣了爺爺輩他們的味道,所以一直都是採用這種最古老的樹葉和習慣,還是覺得這個味道比較好。”

拉姆的話讓扎西很是認同地點了點頭:“楚兄弟,這茶葉你要是喜歡就帶一些回去,我們家裡還有不少。

要是不夠的話,等明年我多采摘一點給你寄過去!”

熱情的扎西自然是讓楚雲風感謝了起來:“那我就不客氣了,給我裝上一些,不過我現在已經是有些等不及了,可以做糌粑了吧?”

茶葉已經泡好了,所有的食材都已經準備完畢,對於這個味道當然是讓楚雲風特別期待了,而慕晴則是笑盈盈地坐在一旁,喝著酥油奶茶偷偷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