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你怎麼還來?(第3/4頁)
章節報錯
“來了來了,終於到了最後一步了,馬上就可以知道這些菜是什麼味道了。”
“你別說,這九色攢盒還真的挺有意思的,味型多變不說,光是看這樣式就很古典大氣。”
“怪不得川菜能夠獨樹一幟,這百菜百味的名頭可不是白叫的。”
“別說話了,注意看,淋汁兒了、淋汁兒了。”
......
楚雲風將調好的醬汁兒淋在了皮蛋上面,淋的時候很有技巧,讓醬汁兒一點兒一點兒地滴下,來回在皮蛋上面走動。
雖然是來回地澆淋,但確僅僅是在皮蛋的中間位置,並不是將整個皮蛋都淋上醬汁兒。
切開後的皮蛋本身就是透亮金黃,醬汁兒上色之後,黃黃的“肚皮”上面紅白相應,很是能勾起一番食慾。
皮蛋處理好了之後,楚雲風拿出一些熟制的花生米,將它們灑在了裝著雞肉的格子裡。
花生米是油酥過了的,而且去掉了外衣。
大量鮮紅的醬汁兒淋了上去,就像是讓雞肉在紅彤彤的海洋中沐浴,許是紅油的襯托,這個格子裡的雞肉感覺瞬間“活了”過來。
當楚雲風又在雞肉上面“披”上了一些白芝麻,隨後撒上了一點兒嫩綠的蔥花兒,更是讓這道菜看起來有了與眾不同的感覺。
“這是什麼味道?怎麼聞到了一股麻麻的香味兒?”
“好香啊,雖然我不喜歡吃花椒,但是這股子花椒的清香味兒好好聞。”
“這做的難道是椒麻雞?但是看起來又不太像啊,麻麻的味道清香撲鼻,紅油的刺激口水長流,受不了了。”
“這是白切雞的川式做法嗎?看起來很不一樣啊,這下飯肯定很不錯。”
......
“呵呵,你們說錯了,這道菜叫做口水雞,雖然名字不太好聽,但是這道菜是有典故的。
這道菜素有“名馳巴蜀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州的美稱”,它的名字由來跟郭沫若有關。
郭沫若先生在其著作《賟波曲》中回憶家鄉的這道美味時,這樣動情的說道:“少年時代在故鄉四川吃的白砍雞,白生生的肉塊,紅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現在想來還口水長流。”
從此便成就了口水雞的鼎鼎大名!”
聽到了大家的討論,季大師又忍不住了,嘆了口氣之後給大家講解了一番。
“口水雞?這名字吊炸天啊?”
“很形象啊,我已經流口水了,要是吃了的話估計還會流得更多。”
“老郭有些不講武德啊,這麼好看又好吃的菜式怎麼取這麼一個名字,叫它紅油白切雞不香嗎?”
......
知道了這道菜真實的名字之後,大家又繼續討論了起來,不過卻將火力放在了老郭身上。
“季大師,您認識楚雲風?”
王志強看到季大師兩次給大家解惑,不由好奇地問到。
“呵呵,有過一面之緣!怎麼,你也認識他?”
季大師可是時常聽見彭越在自己面前誇讚楚雲風,今日一見他的廚藝,果然是有過人之處。
“認識啊,也是有一面之緣。”
王志強這話說得有些苦澀,似乎每次見到楚雲風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他總是在出風頭,走到哪裡都是那麼耀眼。
雞蛋乾的處理最為簡單,楚雲風僅僅是在周圍放了一些芹菜的嫩芽作為裝飾,看來是隻取它本來的五香味道。
而其中的精髓就需要食客自己去發掘了。
看似平淡無奇的一塊雞蛋幹,只有客人夾起一片之後才會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藝術美感,光是想一想就覺得心潮澎湃啊。
秋葵的醬汁兒大家一看就明白,肯定是薑汁兒的,因為醬汁兒裡面有生薑,很容易分辨出來。
青綠脆嫩的秋葵宛如一抹清風,帶來一絲清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