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之後楊明根本不死心,多帶了一些乾糧之後,再次來到了大黑山。

也許是楊明的努力感動了上天,在第三天凌晨的時候,楊明聽到了一聲公雞打鳴的聲音。

這個發現讓他興奮起來,慢慢地靠了過去,看看到底是不是自己要找的山雞。

就在楊明快要靠近的時候,不小心踩滑了一顆石子兒,讓山雞給發現了。

等到楊明馬上跑過去的時候,只看到了一個長長的尾巴消失在視線之中,然後在地上發現了兩根羽毛。

這個發現讓楊明欣喜不已,猜測這一定就是老人所說的山雞,有著標誌性的長長的尾巴。

雖然沒有看到全貌,但是楊明不死心,回家補充好了乾糧之後便再次來到大黑山,一定要摸清山雞的活動規律。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的時間,楊明漸漸地弄明白了山雞的活動軌跡。

而且還發現了這座山裡一共有三隻山雞,一隻公雞和兩隻母雞,最後連它們的老巢都給找到了。

有了發現之後,楊明便回去開始準備起來,

買了不少材料回家,做了幾個很大,而且很實用的陷阱,拿到大黑山中佈置了起來。

兩天之後,楊明成功地抓住了這三隻雞,把他們全部帶回了家。

回家之後本來應該開心才對,可是楊明又犯難了。

這山雞野性難訓,跟普通品種的母雞放在一起,不到幾分鐘的時間便將母雞給啄死了,楊明罵它一點風情都不懂。

而那兩隻母的山雞也是,跟普通的公雞放在一起,公雞都不敢靠近。

一時之間,讓楊明一下犯了難,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難道非要給它灌點春藥才行?

想法是有,但是怕將這珍貴的山雞給弄死了,後來楊明請教了學校裡的教授,才有了辦法。

最後甄選了幾個優良品種的雞跟山雞雜交之後,楊明再次篩選,最後花費了一年的時間才培育出了現在的這個品種。

也就是老人所說過的烏骨雞,而山雞可能由於被關得太久,得了抑鬱症,最後這三隻相繼死去,斷了楊明想繼續培育新品種的計劃。

既然老人說這烏骨雞具有藥用價值,那如果自己再給它餵養一些藥材的話,那它的骨頭和肉質裡面會不會更具有藥效呢?

有了這個想法的楊明說幹就幹,開始了一去不回頭的養殖之路。

本來兩人種植這片山林都是透過同學的關係貸了一筆款,而楊明加大了飼養的成本,便讓兩人的生活過得越來越拮据。

不過好在有了芒果的收入,兩人到也還能維持。

但是隨著投入藥材之後,飼養成本的加大,以及養的雞群越來越多,兩人的收入開始入不敷出。

更雪上加霜的是,由於飼養成本過高,產品的定價在別人眼中看起來簡直就是天價,導致東西賣不出去。

這一下楊明便掉進了自己給自己挖的坑裡,想爬都爬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