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聲音,像春天的微風一般和煦,楊猛耳朵動了動。

這聲音明明離他還有一段距離,不可能吹上耳邊,可他還是覺得,與他近在咫尺。

讓他的耳朵,不自覺的便癢了起來。

楊猛苦笑,看來他是單的太久,像天下所有的男兒一樣,期待著娶媳婦了。

“嗯!怎麼不回答?”宋惠英催促的聲音還在繼續。

楊猛立刻回神,“跑船吧!”

楊猛知道,宋惠英所說的侄子,指的是宋家二少爺,青石鎮鼎鼎大名的小武哥——宋懷武。

手下的兄弟眾多,傳出的風聲也多,只要是稍加打聽便知道。

宋懷武主要跑的線路,便是榆林縣到遼東府這段路。

這條路上沒什麼危險,在加上宋家的人脈,各府的通關文牒都已搞定,想必是暢通無阻。

只是春,夏,秋還好,冬天的時候,越往北邊天氣越惡劣,著實得吃一些苦頭。

最重要的是,這個時候天寒地凍,李釗身子骨不好,發病過於頻繁。

所以大冬天的,楊猛不放心把李釗一人扔在家中。

權衡利弊之下,李釗選擇了跑船。

因為一到冬天,水面結冰,貨船便停運,在船上幹活的僱工,也可以貓冬。

這對楊猛來說,非常適合。

“好!”宋惠英聽罷一口應下,“到時候我跟碧青去說。”

“那麻煩東家了!”楊猛眼中升起幾分期待。

據他所知,跑船的收入也不少,攢上兩年,給李釗在他家附近蓋個小院,娶個媳婦。

一旦李釗有人照顧,他也無後顧之憂了。

至於現在……楊猛的手指下意識的搓了搓,他先找個零工做著。

到了春天,冰面融化,貨船通行,他去幹活,就出些銀錢,米麵,把李釗託付給鄰居。

計劃在心裡成型,楊猛又望了望宋惠英,“那東家,我就先去幹活了……”

與此同時,宋家院內。

大郎,三郎,宋青苑,宋誠忠等人,正聚在書房裡,聊著學子報。

“這篇文章是陸大哥所作?”

三郎手捧學子報,認真研讀,一字一句的斟酌,滿臉興奮之色。

激動的道,“好文章!好文章!”

大郎也是一臉認同,“不愧是上科狀元所作的文章,恐難有幾人能出其左右,還是陸大哥厲害!”

顯然,這兩位兄弟對新出的學子報,報以了濃濃的興趣,更是對陸明軒所作的文章,推崇備至。

“這是嶽霖先生去世,陸銘軒回來送葬時所作。”宋青苑答著。

此言一出,書房內的氣氛便靜了下來,無法言喻的傷感低落的氣息,在室內蔓延。

“先生他……”三郎一開口,聲音便哽住。

同時,大郎的眼中,也迅速積起了淚花。

“我和三郎在書院時,先生很照顧我們。”

“若是沒有先生的教導,我和三郎怕難有今日的成就。”

“可惜我們還沒闖出名堂,給先生爭光,去報答先生,先生卻已先一步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