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右,蕭關。

在晚霞依稀中,丞相步履緩緩登上城頭。

沿途守備計程車卒似是習慣了,皆依次恭敬行禮而不誤各自職責。如檢驗夜間警戒火堆柴薪是否充足、以繩索垂出關隘趕往暗哨處蟄伏等。

不得不說,以本部戍守蕭關的王平,雖然幾目不識丁,但在治軍這方面異於常人。

此時快步前來迎接的他,行了一禮後,不等丞相發問便依次將今日的軍情一一道來。

“稟丞相,逆魏今日亦無有異動。”

“出關刺探的斥候隊有八波,遇敵者有三,但敵皆不與戰。”

“八日前潛往朝那縣的斥候,今日午時歸,聲稱逆魏從關中轉運糧秣的行伍,依舊相望於道、不絕於途。”

............

事無鉅細皆有稟。

待王平說罷,丞相已然在城頭上巡視了一圈。

“子均治軍素來嚴謹,可令我無憂。”

讚許的點了點頭,丞相稱善一聲後便扶著城牆垛口向東眺望,任憑湧入山坳的涼風撕扯著峨冠博帶。

王平亦不復言。

雖然他心中有些奇怪。

自春四月丞相率軍入駐蕭關以來,隔數日便上城頭來巡視一番。但每每巡視罷,總會與士卒言談數句,問士卒鄉梓風物、所缺或所求等。

不曾有過類今日的憑城眺望作思之舉。

莫非丞相所思者,乃意在將兵出乎?

不敢驚擾而默然立於側的王平,心中暗自猜測著,亦隱隱期待著。

他的官職並不低且亦算是軍中宿將了,故而也零零碎碎的得悉了些許軍中排程。

如在隴右駐紮的各部將士已然不可再輪休、忙罷屯田春耕的黎庶一直陸續轉運糧秣與輜重來蕭關後的瓦亭川大營囤積,尚有近日已有斥候刺探到了逆魏烏桓突騎入駐高平城的軍情。

亦是說,如今的局勢一觸即發。

就連每日落在關隘上的晚霞,都愈發赤紅妖豔,一如大戰時的血與火。

至於心有所期嘛........

一來乃為將者的建功立業之心使然。

另一則是自初春魏國興兵困守鸇陰城塞以來,雙方看似劍拔弩張的局勢,卻一次大規模的衝突都沒有爆發過。

督兵趕赴鸇陰救援的魏延,因為需要跨越荒谷而行軍很慢,且魏夏侯儒兵馬更眾又早就高壘深溝、嚴陣以待,因此尚未發起攻勢。

從撲擐縣進發烏鞘嶺之東的馬岱與姜維部,亦同樣沒有與魏秦朗所督的虎豹騎與關中精騎決戰過。蓋因兵力勢均力敵,且戰力皆有口碑,是故雙方都很謹慎的以小規模兵力試探著,意圖尋到對方的疏漏之處。

其實最大的緣由,乃是馬岱部的西涼鐵騎春四月時在居延澤擊滅南匈奴右部後,沒有時間休整便馬不停蹄的趕來撲擐縣,人馬皆疲。

至於被困了數月的柳隱部,被魏國攻城了多少次、情勢是否危急,在軍情無法傳遞出來的情況下,漢軍無從得知。不過,以鸇陰城塞的堅固,但凡略有統御之能的將率守禦,都不會在數月內便被攻破。

暫時,還無需擔憂。

雙方唯獨爆發過戰事的,乃是東三郡的洵口戍圍。谷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