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結局都類似。

面對同時從各個方位劈來的刀刃、刺來的矛尖,他們手中小巧便捷的盾牌根本無法抵禦、手中的短刃亦也無法盡數格擋。

從躍入矮垣到不甘的伏倒在地,不過須臾之間。

但他們以性命爭取的須臾,卻為後續的袍澤佔據了落腳的空間,讓袍澤擁有了片刻的應戰準備,讓更多袍澤登上營寨與魏卒爭奪營寨護圍的控制權。

死多一人,時多一息。

慢慢的,在營寨矮垣之上,漢軍士卒亦開始了屍首相疊。

亦慢慢的,開始有魏國士卒伏屍在地。

當肆意流淌的鮮血,將漢魏雙方士卒的屍首徹底染透、再也不能從軍服顏色分出彼此,矮垣之上的爭鋒已然變成了勢均力敵。

漢軍終於徹底抵消了魏軍有營寨可依託之利;終於迎來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血勇奮白刃。

而此時,距魏延那聲進攻的怒吼,才堪堪過去兩刻鐘。

代價,則是有兩千餘先登攻堅的將士,將英魂縈繞在赤色繡黑邊的漢字旌旗上,迎風獵獵作響,有聲無言的向桑梓與父老妻兒告別。

夜戰雙方點燃的火把與火盤不斷升騰起濃煙,滾滾著瀰漫了大河畔。

營寨矮垣之上更是死屍重重,一灘灘積血星羅密佈,浸透了士卒們布履。濃濃的血腥味、汗氣味、金汁臭味、火盆翻落在屍首上燒出的油脂焦味,相互夾雜著充斥在空氣中,刺鼻難聞,令人作嘔。

但沒人在意這些。

因為捨生忘死依然在持續著。

“殺!”

“討逆!”

漢軍士卒不會讓袍澤的陣亡,變得毫無意義。

“殺!”

“誅賊!”

魏軍將士不會讓奔赴千里來戰,成為燕趙男兒的恥辱。

就連分別繡著漢、魏的兩杆纛旗,都在奮力的迎風獵獵爭聲勢。

是故,沒有人留意到原本就逼仄的矮垣,因為雙方堆積了太多屍首、太多士卒前赴後繼的登上爭鋒,已然開始發出痛苦的呻吟——固定基柱與梁欄的鉚釘木楔開始斷開、碎裂,不停“咔、咔”的作響。

更沒有人在意,翻覆火盆的油脂流火已然蔓延到了樑柱之間的繩索處。

因而,矮垣的爭奪僅持續了一刻鐘。

伴著咔嚓、咔嚓作響,矮垣最終不堪重負,在一聲巨響中轟然倒塌。

這一變故,雙方都有些猝不及防。

但也沒有面面相覷的愕然。

趁此矮垣倒塌分隔兩軍的時機,魏軍後退數十步,整軍列陣以待。漢軍則是快速破開了營寨門,清出可進攻的路線。

雙方士卒都知道,今夜若不決出勝負便不會罷休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