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系一身(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出兵來此地前, 他得了封家書,是遠在成都宮禁任職天子近臣的長子魏容所傳。
書信沒有絮叨多少家長裡短,只是告知他如今多了一個身份:祖父。
那時,得悉了訊息的軍中諸多將率都前來恭賀幾聲,魏延亦笑容潺潺,一一做謝且將俸祿換做酒肉與共同樂。
但沒有人發覺,常年盤踞在他眉目間的倨傲之色開始慢慢淡去、桀驁之心亦開始冰消雪融。
他自己也沒有發覺。
只是每每臨事時,心中總會覺得自身有些盛氣凌人。
抑或者說,他倏然覺得,許多事情似是也沒必要對他人過多指摘。
這種變化讓他一時有些不適應。
畢竟, 他素來自詡將略過人。
且如今大漢首屈一指的大將,他委實名副其實。
乃是有了孫輩,故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便滋生, 令我不復昔日盛氣乎?
抑或者, 乃今大漢後輩將才鵲起,故我不復舊日恣意邪?
魏延將酒囊靠近嘴邊,輕輕的抿了一口, 感受酸不溜秋的馬奶酒過喉入腹,亦在悄然的問著自己。
然而,過了良久,他依舊沒有答案。
只是泛起了許多追思。
如先帝、關侯、張飛以及高翔與陳式等,他們都是沒有見到孫輩便亡故了。
唯有趙雲高壽且有天倫之樂。
但趙雲亦抱憾而終。因為天不假年,讓他無法在九泉之下,告知先帝與關侯等人大漢已然還於舊都。
自身應能看到哪一天吧?
魏延再度自問了一個無法給出答案的問題。
不過,他卻陡然對自己心境的變化有了答案:常懷的倨傲之心慢慢消去,乃是功業得顯、子孫有繼之後,他此生的冀望,唯有目睹大漢旌旗在長安城牆上迎風怒張。
若想實現這個冀望,不僅需要他奮發, 更需要眾人共力。
而且,丞相將實現這個冀望的前提,落在了他的身上。
在河西再度增兵令鄭璞督領趕往媼圍縣之時,丞相的書信亦隨之抵達了他的軍中。
很長的一封書信。
將魏國春初圍困鸇陰城塞後,隴右對此局面的各次軍議、鄭璞、馬謖與丞相自身的思緒, 以及大漢糧秣輜重庫存都一一細說與他。其中, 費禕為了籌備糧秣在河西的寅吃卯糧、鄭璞諫言不可為了籌糧而傷了隴右根基等,說得最為詳細。
亦將此戰如何排程定下了。
此戰,漢中郡將出兵。
屯在隴右的中軍,丞相亦將兵分兩路而出。
堪稱繼第一次北伐後,大漢可外出征戰的兵馬皆全力以赴。
但丞相在書信中也很明確的告知他,扭轉逆魏佔據戰略先機的局面,由他去化解!
是的,除了他督領的兵馬以外,其他各部都是策應之舉。
“文長,我軍委實無糧堪久戰。若不全軍而往,難卻逆魏來犯;但若全軍悉出,糧秣至多可支撐兩月,恐秋收入庫之糧轉運未至,軍已歸矣!故而,唯有寄重任於文長之身,一舉將局勢逆轉,令我軍不復無奈兵出之困!我大漢隴右與涼州可否守禦無憂,皆系文長之身耳!切記,此戰不求大捷、不期虜獲,但若突進鸇陰城下,便是大功告成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