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鮮于丹亦是江東的沙場老將了。

如荊南之戰、夷陵之戰以及江夏之戰此人都曾隨徵。

雖然戰績沒有什麼出彩之處,但以久在行伍中養成的謹慎,彼在後方時未必不會守備森嚴。

對此,劉林與蔣舒一口應下了。

就是驅軍而去後,二人就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念頭。

因為他們都冀望著戰功。

蔣舒不必說,最早隨著姜維出國門千里攻滅參狼種羌、迫降化外白馬種羌後,他便泯然眾人矣!在將星璀璨的漢軍中,他幾乎每次臨陣都是被留在後方戍守。

此番好不容易得到丞相青睞,再度委於重任作先鋒,他哪還能錯過機會?m..

而劉林則是想雪父恥。

孟達的反叛與東三郡的失去,都是他先父劉封造就的!

他要將東三郡奪回來,為了報答天子劉禪允他一子復為寇姓、封侯賜爵的厚恩。

在用了四日的時間從堵水河谷長驅入房陵地界後,二人乃是讓士卒們作休整、恢復體力,待入夜後再偷襲。

而房陵郡的守備並不森嚴。

倒不是鮮于丹不謹慎,而是隨著年紀漸長而精力不濟的他,已然不能在夜裡巡視城防督促將士嚴加戒備了。

亦令吳軍士卒在夜裡的守備很鬆懈。

這也無可厚非。

上庸城都無有漢軍蹤跡呢!

在房陵的他們,於戰事開啟之前為什麼不好好養精蓄銳呢?

故而,他們的結局就註定了。

東三郡皆在群山懷抱中,耕地稀少而黎庶寡。

是故先前不管漢軍還是魏軍掌控時,都是集中錢糧物資增築上庸城作為守禦屏障的,亦令西城與房陵的城池都不算難攻。

抱著決死之心而來的劉林與蔣舒,在入夜後領軍潛行至城下,皆親自帶著身手輕捷計程車卒為先登,乘其不備偷城。

乃是長矛系在一起作了簡易的長梯潛爬。

待上了城牆後,再以衣物作布繩垂下,讓後繼士卒得以攀援而上。

而守備鬆懈的吳軍這邊,對漢軍潛行到了城下都無覺。

一直待到有漢軍攀上了城牆後才發現了敵情,但一切都為時已晚。

在漢軍鼓角俱鳴、呼號雷動的奮勇中,不管是戍守在城牆上的還是歇夜在軍營中的吳軍,都對忽如其來的襲擊驚懼慌亂、不知所措。

待被驚醒的鮮于丹想整軍來戰時,漢軍早就奪下城牆、開啟城門洶湧而入了。

是戰,房陵一夜易屬。

守將鮮于丹死於亂軍之中,吳軍被俘者一千八百餘,臨陣被殺不過四百餘人,其餘皆是死於自相踩踏。

三日後,胡濟督兵趕至接受防務,丞相亦然趕至上庸城外圍困。

而得悉訊息的朱然部,火速將軍情傳給孫權與陸遜,問彼等是否別遣些許人馬來扼守襄陽,令他能盡起本部入東三郡。

但孫權與陸遜剛要排程兵馬的時候,噩耗再度傳來。

巫縣與秭歸皆被攻破了。

鄭璞與關興等人督兵約莫三萬從永安出!

是的,巫縣與秭歸併非他們所破,乃同樣是丞相遣兵急襲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