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不復有(第1/2頁)
章節報錯
霍弋兌現了自己的諾。
在番禺的江東駐軍將率開城投降後,他下令入城的將士不得驚擾黎庶、不可對豪右之家或商賈商隊劫掠或勒索等。
不過,對江東官府先前的囤積自然要搜刮殆盡的。
非止於武庫與邸閣的糧秣輜重,尚有許多準備用於銷入中原的玳冒、珊瑚、珍珠、犀角、象牙、璧與香料等奢飾浮華之物。
原本霍弋對此些物品並不在意。
行軍打仗嘛,糧秣輜重才是最重要的。
這些東西取了反而拖累行軍速度、令士卒徒增勞頓,不如付之一炬罷。
但轉頭一想,似是丞相曾經用南中的珍寶賞賜西北羌胡部落首領,且能換來不少牛羊戰馬,便又覺得悉數焚了有些可惜。
索性,挑選了一些容易攜帶的細軟帶回去。
其餘的皆作為賞賜,半賣半賜給當地的豪右與商賈換來糧秣,再散給黎庶與土人蠻夷,令滿城士庶皆歡喜。
權當作康吳國之慨,以收大漢民心罷。
作完這一切,時間已然三日後。
一路長驅而來的將士亦緩過行軍疲憊,霍弋便如先前“僅是過境”之,領軍轉運著糧秣輜重、押解著吳軍俘虜往港口與吳碭部匯合,揚帆出海望著交趾郡而去。
此行戰略目的皆達成,該是回去圍攻呂岱部,將交州西部三郡納入大漢疆域的時候了。
至於留鎮在領方縣的石包那邊,他無需要擔心。
在臨行時,他僅是讓石包扼守城池半個月、牽制吳軍聶友與劉纂部即可。依著時間推算,其如今已然踏上了返回興古郡的路途,轉去與馬忠部會合了。
而待後知後覺的劉纂領軍趕到時,漢軍已然離去了三日,望著城內空空如也的庫存,他如喪考妣。
因為不出意外的話,呂岱部恐怕凶多吉少了;漢吳在交州的戰事,將會以江東喪兵失地的結果而告終了。
或是說,從鬱林郡入境的漢軍,對江東造成的創傷似是並不大。
不過攻滅了高涼西部都尉錢博部、俘虜了番禺縣不足千人的守備兵力,以及將兩個縣的錢糧輜重皆席捲而去罷了,有何傷筋動骨之說?
實力猶存的他,可以聚集交州東部四郡的兵力揚帆出海,趕去交趾郡支援呂岱部啊!
何必如此悲觀呢?
但劉纂知道,自身有心無力了。
沒有南海郡囤積的糧秣,他即使召集了兵馬、等候各地將糧秣轉運來再出兵,恐怕交趾郡那邊的港口早就被漢軍所佔據,令他們沒有了搶灘登陸的機會。
而從交趾郡漫長的海岸線或毗鄰的九真郡尋個隱蔽的地方登陸,亦行不通。
本就失了先機,還要容出籌集糧秣、輾轉尋登陸處所耗費的時間,呂岱部能堅持到他們趕到的時候嗎?
退一步而,他們即使如期趕到了,亦無法改變戰局了。
蓋因交趾郡先前乃是士家割據了數十年的地方。
亦是呂岱大開殺戒、江東官府不留餘力清算與打壓異己的地方!
那些被壓制多年的豪
右與蠻夷部落,見到有血仇的呂岱步入被漢軍南北夾擊、及及可危的困境,哪還能不相互勾連、揭竿而起!